從醫(yī)院出來那天,莫敵得到一個讓人高興的消息,桂林幾大商家聯(lián)合買了一批軍械捐贈給自己的營,還搞了一個捐贈儀式。張永發(fā)、鴻慶隆、利安祥、熊同和、黃昌典等幾個商行的人敲鑼打鼓,抬著豬挑著酒送到軍營,送來的物品之,有一把嶄新的德國m712毛瑟手槍,那是特意送給莫敵營長的配槍。
二十五年過去了,莫敵還清楚的記得那天的情景,常常不自覺的回味,那是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熱情、友情、豪情……這十年來,又多了一份鄉(xiāng)情。
張永發(fā)的少老板張香圃是黃埔八期的受訓生,與莫敵不同的是,莫敵是剛從民團回到正規(guī)軍里,而他卻是剛剛解甲歸田棄武經(jīng)商,受父親要求,回到桂林經(jīng)營張永發(fā)商號,經(jīng)營染坊、織布和銷售布匹綢緞。張香圃三十四五歲左右,身材健壯,很有軍人氣質(zhì),曾任國民革命軍副連長一職,對軍隊建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之所以有發(fā)起捐贈義舉,是因為獲悉莫敵在訓練時炸膛致傷一事,認為作為一營之長,所持槍械竟如此之差,一旦外敵入侵,如何作戰(zhàn),如何陣殺敵。《南史·陳暄傳》云:“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
很快,張少老板與莫敵成了很好的朋友,很明顯,張少老板把自己未能繼續(xù)從軍的遺憾寄托在莫敵身,曾經(jīng)在黃埔許下的宏愿希望莫敵能夠幫他實現(xiàn)。
張少老板認為,駐軍與駐地民眾之間,應該有一種明確的關系,民有義務養(yǎng)兵,兵有義務保民,一個地方的軍隊,不應該僅僅是統(tǒng)治者的武裝,更應該是民眾的武裝,軍隊要融入民眾之,成為民眾的一份子。告誡莫敵,凡到一個地方駐扎,首先是要與當?shù)氐拿癖姼愫藐P系,成為當?shù)孛癖娬J可的軍隊,這樣一來,不僅有了吃和穿,還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事半功倍。
莫敵在桂林呆了一年多,這一年多里,他與當?shù)厣碳医⒘肆己玫年P系,經(jīng)常出入各大商家,他用自己的書法作品與黃昌典交換筆墨紙硯,把自己的部隊的采購全權委托當?shù)厣虘簦钪匾氖亲屪约旱氖勘诰毐啵瑸樯碳冶gS護路,換取相應的費用和物品,其有鴻慶隆的月餅熊同和的藥品利安祥的豆腐乳。
或者莫敵是一個天生的軍事人才,經(jīng)常能夠在細微之間找到軍事亮點,如在張永發(fā)鋪面找到的靈感,讓張永發(fā)的少老板張香圃也佩服不已。
張永發(fā)是個布店,售貨方式很有特色,面料整齊的碼在柜臺,客人進去自主選購,選好后自有店員裁布收銀。店里吊著兩根繩子,專門用來空走賬。客人選好布料后,店員將布料裁剪好,算好價錢寫在紙條,連同收到的錢一起夾在繩子的鐵夾子,“唰”地一聲拉到收銀臺。等收銀臺結賬完畢,繩子又“唰”地一聲回到店員頭頂,夾子還夾著找補的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