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寧地廣人稀, 與北犰草原接壤處, 有連綿的一片丘陵緩坡, 部分山上已經(jīng)栽滿桑樹, 綠意盎然, 生機勃勃。
其中, 獲得縣衙批準建造紡織作坊的文家和梅家, 財力雄厚,各雇了一群村民, 建蠶室,種桑樹, 天天摘桑葉喂蠶,并且開始嘗試繅絲織布。
知縣駕臨, 巡察完官府產(chǎn)業(yè)之后, 順便看一看商戶的蠶室。梅天富夫妻倆聽見消息,急忙趕來桑山腳下, 親自陪同。
姜玉姝走進寬闊的蠶室, 在蠶"沙沙"下雨似的啃食動靜里, 掃視排列整齊的竹匾架, 含笑夸贊:"不錯, 寬敞整潔,通風(fēng)透光,蠶室布置得很合理。"
"這都是跟著官營蠶室學(xué)的。"梅妻站在知縣和丈夫之間, 膽戰(zhàn)心驚地挪動腳步,"多謝大人, 允許我們跟著學(xué),不然光靠自己摸索,就難了。"
梅天富畢恭畢敬,顛顛兒帶路,"大人,這個屋的蠶已經(jīng)蛻兩次皮了,您瞧,長得胖吧?"
姜玉姝停在一個竹匾前,彎腰細看,頷首道:"嗯,好,個頭算可以的了。我看來看去,目前,你家的蠶最白胖,喂養(yǎng)有方啊。"
"嘿嘿嘿,大人過獎了,過獎過獎!"梅天富樂呵呵,難掩得意。
梅妻謙虛表示:"我們小打小鬧,遠遠比不上官府。"
梅天富隨手捏起一只蠶,笑著笑著卻嘆氣,"唉喲,這些小東西,實在太能吃了,嘴里整天不停地嚼,我家目前種的桑樹,只夠養(yǎng)活兩個屋的蠶,不敢多養(yǎng),怕餓死它們。"
"蠶卵不貴,開頭養(yǎng)活幾批,今后就有源源不斷的卵,麻煩的是桑葉。"梅妻畏懼盯著丈夫指間的肉蟲子,悄悄避開,盤算道:"明年得多種些桑樹才行。"
"文家多種了一座山的桑樹,他們就從容多了。"
姜玉姝也捏起一只蠶,翻來覆去地細看,仔細對比幾大蠶戶所養(yǎng)蠶的差別,提醒道:"種桑、養(yǎng)蠶、繅絲織布、出售等等,這是一整套,環(huán)環(huán)相扣,你們先考慮清楚了再作決定,不宜盲目多種桑樹。"
"多、多謝大人指點。"梅妻見知縣也徒手抓蟲子,暗暗叫苦,想躲,又不敢躲遠了,硬著頭皮站在邊上,恭謹告知:"好在,民婦家里就有綢緞莊,大不了,自產(chǎn)自銷。陌生行當嘛,頭兩年不敢圖掙錢,能摸清行道就不錯了。"
姜玉姝看了梅妻一眼,溫和說:"你有這樣的想法和決心,應(yīng)該會成功的。"
"但愿如您吉言——"梅妻話沒說完,眼前忽然出現(xiàn)一只扭動的肉蟲子,頓時大驚失色,脫口尖叫:"啊!"她怒斥:"梅、梅天富,該死的,你又嚇唬我,拿開!離我遠點!"
梅天富挨了罵,不僅沒縮手,反而把蠶往妻子臉上湊,笑嘻嘻說:"這是什么場合啊?誰有閑工夫嚇唬你?我只是請知縣大人過目而已。"
姜玉姝把手上的蠶放回竹匾,皺眉阻止:"有些人天生怕蟲子,嚇唬她做什么?趕緊把蠶放回去吧。"
"嘿嘿嘿,是,是。"梅天富依言放了蠶,一邊阻擋妻子掐擰自己,一邊邀請:"晌午了,草民和文掌柜一起置辦了小宴,求大人們賞臉,到舍下農(nóng)莊吃頓便飯,如何?"
大庭廣眾,梅妻不便追打丈夫,硬生生咽下氣,尷尬整理服飾,附和說:"家常便飯而已,幾位大人辛苦半天,還請賞臉,給我們一個表達謝意的機會。"
姜玉姝看了看面有疲色的幾個下屬,略一沉吟,正欲開口時,兩個護衛(wèi)突然飛奔進入蠶室,欣喜稟告:
"夫人,聽牧民說,大軍凱旋了!"
"什么?"
姜玉姝瞬間激動,疾步靠近問:"真的?確定嗎?"
兩名護衛(wèi)使勁點頭,鄒貴興奮告知:"幾個村民正在村外放羊,大軍即將經(jīng)過,吩咐他們讓路,他們趕緊把羊趕回來了,順便帶回了消息。"
姜玉姝精神大振,心如擂鼓,原地轉(zhuǎn)了個圈,使勁拍拍額頭,果斷道:"大軍將會路過哪兒?快帶我去看看,迎接,迎接凱旋之師!"
"小的問過了,就在村外,離村口不遠。"
她迫不及待往外走,"帶路帶路!"
"是!您慢些。"護衛(wèi)們亦急不可待,簇擁知縣而去。
小吏和梅天富等人愣住了,梅天富回神便眉開眼笑,欣喜嚷:"凱旋啦?噯喲,終于回來了!我也去,迎接校尉。"說話間,他興沖沖尾隨。
其余人見狀,猶豫數(shù)息,蜂擁追趕,"知縣都去了,咱們沒有不去的道理,快走,瞧瞧凱旋之師的風(fēng)采。"
于是,以知縣為首,小吏、護衛(wèi)、衙役、桑農(nóng)蠶農(nóng)村民等等,一大群人趕去村口后,前行五六里,尚未靠近路口,遙遙便發(fā)現(xiàn)軍隊兵馬:
兵馬浩浩蕩蕩,絕大部分是騎兵,僅少數(shù)是駐守亂石溝的后援步兵,隊伍曲折,一眼望不到盡頭。
隊伍中,有上萬匹敵國剽悍戰(zhàn)馬,馱著各式各樣的戰(zhàn)利品,堪稱滿載而歸。
由于負重大,又人累馬乏,隊伍緩慢前進,將士們聽見動靜,紛紛扭頭,眺望通往山村的小路。
姜玉姝一行騎馬奔至路口,眾人一看,七嘴八舌說:"快看,果然是大軍!"
"好多兵馬啊。"
"那些馬背上,想必馱著戰(zhàn)利品吧?"
"肯定是!打了勝仗,哪兒能不帶點兒東西回家。"
"北犰賊不知燒殺搶掠咱們多少次,終于解氣了一回。"
"干得好!"
……
村民們陸續(xù)趕到,即使家中沒有親人出征,也歡天喜地,為打敗敵人而高興,爭相擠到路邊觀看凱旋之師。
遠征歸來的將士們,看見笑臉迎接大軍的村民,自然歡喜,只要無人阻礙行軍,便默許老百姓旁觀。
姜玉姝心急如焚,睜大眼睛辨認半晌,卻一個也不認識,情急之下,她問一陌生士兵:"這位、這位好漢,郭弘磊在哪兒?"
"什么?"年紀甚輕的士兵措手不及,詫異打量穿著官袍的女人,呆住了。
"郭弘磊,"她屏住呼吸,嗓音顫抖,"我找郭弘磊,他……回來了吧?"
士兵回過神,"哦!郭校尉啊,當然回來了,大軍一起回營。"
隊伍繼續(xù)前進,她策馬在旁跟隨,拍拍心口,如蒙大赦,"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他在哪兒?我怎么、怎么沒看見?"
附近幾個士兵明白了,不約而同往前指,"在前面。校尉他們都在前面,早過去了。"
"前面?"姜玉姝道了謝,匆匆打馬往前,時不時問一句"郭弘磊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