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桂枝二兩,去皮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357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jié)升麻一兩一分當(dāng)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去皮茯苓六銖甘草六銖,炙石膏六銖,碎,綿裹白術(shù)六銖干姜六銖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358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zhuǎn)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fù)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干姜黃苓黃連人參湯方: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360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shè)復(fù)緊,為未解。一云設(shè)脈浮復(fù)緊
362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fù)趺陽者,為順也。
363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365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
366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367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今自愈;設(shè)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368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卒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369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兩,強(qiáng)人可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371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黃蘗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373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374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375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376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377嘔而脈弱,小便復(fù)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378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379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fù)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郁,復(fù)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