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你。”史瑤瞪一眼太子。
太子點頭,“對,是孤。昨晚只有孤一人心情愉悅了,對吧?愛妃。”
史瑤的臉一下紅了,伸手就擰他。
“還來?”太子連忙抓住她,“趕緊吃飯。再不吃,四郎都該放學了。”
史瑤哼一聲,老老實實用飯。飯后沒多久,四郎也下課了。
太子一直沒出去,見四郎進來就問,“你大兄有去找你嗎?”
“沒有。”四郎道,“大兄何時來的?”
太子告訴他具體時辰,就說,“他們仨此時應該在宣室。”
“大兄沒說嗎?”四郎拿著面巾擦擦臉,走到史瑤身邊坐下,見案幾上有陶壺,壺里還冒煙,“母親,里面是清茶還是茶湯?”
史瑤:“姜湯,給你準備的。”
四郎不喜歡喝姜湯,但他更不喜歡喝藥,便倒一杯姜湯邊喝邊問,“父親如何猜到大兄在宣室?”
“他們還在宮里,馬車就放在長秋殿和永壽殿中間的那條路上。”太子道,“既然沒去找你,只能在宣室。”
四郎:“孩兒去宣室看看?”
“外面下著雨,別亂跑了。”太子道。
史瑤:“讓他去吧。不去也沒心思吃飯。”四郎大喜,史瑤又說,“去可以,不準耽誤上課。”
“不會的。”四郎放下碗就命侍從備車。話說出來想到他兄長的馬車在外面,便坐大郎來時的車去宣室。
宣室內,劉徹正同三位大孫子商議政事。說是商議,其實是劉徹已經決定下來,象征性問一下大郎和三郎,二郎只是湊個人數。
早先劉徹令大郎和三郎領兵出擊匈奴,步兵全是罪犯和天下勇士。大郎和三郎凱旋而歸,勇士領賞,罪名輕的犯人直接回家,罪名重的又回牢里。
廷尉這段日子一直在算給犯重罪的犯人減多少年刑比較合適。早幾天核算完成呈給劉徹,劉徹看兩天還沒看完,就決定赦免天下所有犯人。
四郎到宣室便聽到三郎說,“祖父大赦天下,孫兒贊成。但孫兒認為有‘十惡’不能赦。”
“哪十惡啊?”四郎很好奇。
大郎:“不孝、不睦、不義、不敬、不道,惡逆、謀反、以及謀大逆,還有在放出去十日之內又再犯的那些人,都不應當赦免。”
“這么多?”四郎道,“去掉這些,還有能赦免的人嗎?”
大郎:“當然有。不是故意傷人,小貪小惡等等。廷尉每年接觸到的沒有千例也有百例。哪怕只有百例,十惡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你們真會給朕找事。”劉徹嘆氣道。
二郎:“誰讓祖父告訴大學和阿弟呢。祖父只和孫兒一人講,孫兒一定不會攔著祖父。”
“那是你找不出攔朕的理由。”劉徹很不客氣的說。
二郎頓時覺得心都碎了,“小弟,我們回長秋殿吧。”
“長秋殿回不去了。”四郎道。
二郎驚訝道:“為何?”
“我來時父親和母親準備用飯,我們回去只能吃殘羹冷飯。”四郎道。
劉徹樂了,“快走吧。二郎。”
“好的。”二郎轉身吩咐小黃門傳膳。
若是大郎和三郎,小黃門會看向劉徹,等劉徹示下。常年陪在劉徹左右的小黃門看得出,東宮三位小王爺,劉徹最疼二郎。
比如劉徹一直知道二郎想做一艘大船,在給三位大孫子選封地時,劉徹就把膠西靠海的那片地劃給二郎。以后二郎想做船,便可讓他封地的木匠在海邊做船。
小黃門便沒詢問劉徹,直接出去傳膳。
劉徹看一眼小黃門的背影,就沖二郎哼一聲。二郎還沒攢夠造船的錢,自然不知劉徹良苦用心,“祖父,大兄和阿弟也是怕所有犯人都出去,廷尉忙得腳不沾地啊。”
“阿兄講的對。”四郎道。
劉徹:“他是兄長,不對你也會說對。”
“不講理。”四郎脫口而出。
劉徹皺眉:“再說一遍。”
“孫兒說,幫理不幫親。”四郎道,“大兄和小阿兄出征前,祖父下詔曰,立功者免罪。現(xiàn)在又出個‘十惡不赦’,祖父是不是怕天下百姓說祖父出爾反爾?”
劉徹:“你說呢?”
“那可以減刑啊。”四郎道,“還剩十年的減三年,還有二十年的減六年啊。”
二郎:“為何不是減半?”
“減半太多,都該出去了。”四郎道,“這樣做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又不是真要赦免那些惡徒。依我說減一兩年就好了。可是這樣做,老百姓一定會說祖父小氣。”
劉徹轉向三郎,這還是四郎嗎?。
“祖父,不如就按四郎說的辦。”三郎道,“先減免隨孫兒上戰(zhàn)場的那些人,然后再大赦天下。”
劉徹哼一聲,“隨你上戰(zhàn)場的那些人的刑定下來得到明年。”
“那就明年大赦天下。”三郎道。
劉徹:“能拖一時是一時,最好無限延期,才是你真正目的吧?”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只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