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生命之光,文明之源,一切科技樹的種子,衛(wèi)生安全與溫暖的基礎(chǔ)。
想要在這樣荒無人煙孤立無援的境況下長期生存,火是必須的。
而且既然有河流,齊光未來一段時間的食物來源大概率會是河中的魚蝦蟹螺,沒有火煮熟食物的話會有很高的寄生蟲病風(fēng)險。
他一路上收集的大多數(shù)材料都是為了生火做準(zhǔn)備。
樹枝可以用來作為取火桿和鉆木底板,因為不確定那種適合生火他特意多找了幾個樹種收集樹枝,排列組合總有能搓出火的。而彎曲的弓形樹枝和干枯藤蔓用來制作弓鉆,鉆木取火時可以節(jié)省體力提高效率。
不過干枯藤蔓還需要進行處理才能使用,現(xiàn)在這些干瘦的枝條經(jīng)不起齊光稍微用力一扯。
齊光把藤蔓在水中揉搓成纖維狀后曬干水分,將幾縷纖維分別逆時針擰緊再順時針搓在一起。這種類似于搓麻繩的方法可以增加藤蔓摩擦力和承重能力,堅實耐用。
齊光用這種方法搓了六七根長繩子,藤蔓纖維因為受力收縮的緣故又?jǐn)D出了一些水,所以搓完后要放在石頭上繼續(xù)晾曬。
河灘遍布的大小石塊如同天然的工具場,齊光撿了一塊手指長短的石頭打磨出尖角,用這個粗制石鉆在作為鉆木底板的粗樹枝上挖出淺洞,又在側(cè)面劃開給熱木屑掉落的豎槽。
他接著挑了一塊手掌大小的扁平石頭,石鉆在石頭中心敲敲敲敲出一個凹陷作為受力點,跟繩子和弓形樹枝一起組成弓鉆套裝。
引火的材料準(zhǔn)備完畢,齊光又在周圍的森林邊緣撿了一捆樹枝,一樣攤在能曬到太陽的石頭上曬干水分。
火燒起來了之后柴火稍微帶點水也無所謂,但最開始點燃的時候還是越干燥越好。
做完了這些事情后齊光又用收割的藤蔓編了兩個可以收口系緊的魚簍和一個大筐子,計算著捕魚陷阱已經(jīng)放了快三個小時,是時候撈出來看有沒有收獲了。
的確現(xiàn)在也是不少野菜野果成熟的時候,森林里漿果叢叢草木豐茂,毫無疑問采摘野草野果是比捕魚更容易的食物獲取方式。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前提是齊光能認(rèn)出來哪些植物能吃。
畢竟這又不是什么野外生存真人秀,齊光的人設(shè)也不是什么植物學(xué)家野外生存大師,他末世前沒搞過陽臺菜園沒種過地,末世后玩的也是喪尸圍城模式,別說森林里這些土生土長的野菜野果,就連常見蔬菜他都只見過處理好放在超市里和餐桌上的樣子。
陷阱撈出來前齊光再次認(rèn)真地對不知道哪路神佛祈禱,希望他今晚能吃得上飯。
心情緊張忐忑,宛如用最后的票子抽卡。
不求歐皇附體,只想要個十連保底。
大抵是齊光今天的運氣的確不錯,或者說無憂無慮生活了幾百年的魚兒們早就忘記了被人類釣起捕撈的過往,齊光撈出來的第一個捕魚陷阱里就抓到了三條魚。
每條魚都有齊光手掌長短,體型瘦長鱗片細(xì)密,已經(jīng)是這個大小的捕魚陷阱所能抓到的極限。三條魚擠在筐子里還不忘咬著齊光放進去的蚯蚓誘餌,活蹦亂跳甩了他一臉?biāo)?
三條魚
齊光嘴角不禁向上揚起個小小的弧度,顯出那么一點點驚喜又得意的神態(tài)。
今天的晚飯有著落了。
而且是高蛋白高能量的肉。
肉
齊光忍不住又對著自己強調(diào)了一遍這個誘人的詞,腦內(nèi)條件反射般循環(huán)播放起紅燒魚水煮魚松鼠桂魚糟溜魚片
于是他肚子里空城計唱得愈發(fā)熱鬧。
第二個陷阱里沒抓到魚,但里面游著幾只小蝦爬了青殼螃蟹,齊光一只只數(shù)過去足有五只蝦和三只小螃蟹。
算下來不光今天的晚飯,明天的早飯也有了。
齊光把蝦和螃蟹塞進魚簍,系緊開口后放回水里留待明天享用,而兩個捕魚陷阱也重新放回河里,指望著明天一早還能有不錯的收獲。
把三條魚放進另一個魚簍,齊光看看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覺得差不多要帶著自己的收獲去庇護所為過夜做準(zhǔn)備了。
他把今天的收獲收拾好,如同豐收的老農(nóng)民滿懷喜悅地一一放進筐里三條魚、一把粗制石刀和一個粗制石鉆、鉆木取火要用到的弓鉆裝備,以及晾干水分的干柴一小捆、沒使用完的干枯藤蔓一團、剛割下的粗藤蔓數(shù)根、未加工的石器原料數(shù)塊。
筐子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也沉得夠嗆。此時齊光的體力也差不多被壓榨到了極限,只能給筐子系上藤蔓拖行以節(jié)省體力,沿途順便撿了一些晚上用來鋪地的枯草。
被齊光選為長期庇護所的山洞距離河邊不是太遠(yuǎn),他拖著筐子走了不到十分鐘就看見了自己做的地標(biāo)。
再往前走兩步,山洞還好好地在山坡上待著,洞口照著暖色的斜陽,齊光爬上去后發(fā)現(xiàn)從洞口向外遠(yuǎn)眺,能夠隱約看到河水的波光閃爍。
齊光浪費了三秒欣賞外面的風(fēng)景,以此作為對自己一整天努力的褒獎,三秒后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今天的壓軸項目。
鉆木取火。
先把晾曬過的柴火在一邊堆出塔形隨時備用,粗樹枝底板已經(jīng)用石鉆處理過,作為取火桿的細(xì)樹枝也刮掉了外面的樹皮打磨光滑。
藤蔓繩子搓緊干燥后要比單根藤蔓堅韌許多。齊光將繩子在立起的取火桿上繞了幾圈,而后弓形樹枝平舉和取火桿垂直,把繩子兩端在弓形樹枝兩端系緊為了避免繩子滑脫,齊光又在弓形樹枝兩端挖出了卡住繩子的凹槽。
這是用來轉(zhuǎn)動取火桿的“弓”。
接下來把剩下沒有使用的干藤蔓揉搓拉扯成纖維團墊在底板下面接火星,取火桿一端頂住底板上挖好的淺洞,齊光調(diào)整了一下坐姿腳踩住底板,握住弓的手前后拉動,繞在取火桿上的繩子便隨之產(chǎn)生離心力,帶動取火桿在底板上快速轉(zhuǎn)動起來。
雖然前期花了更多的時間準(zhǔn)備,不過弓鉆比起手搓鉆木的效率更高,大約轉(zhuǎn)了十幾秒齊光就看到取火桿和底板接觸的地方濺出灰黑色的粉末。
鉆木取火的原理就是利用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與木頭產(chǎn)生炭末,繼而熱量聚集生出火星。
但不應(yīng)該這種灰黑色的粉末。
灰黑色的粉末說明木頭太軟,能點起火星的木頭會濺出的是黑色炭末,同時有煙氣冒出。
齊光停下手,把樹枝丟進柴火堆,拿出了第二個底板。
也不行。
齊光拉了半天弓甚至扯斷了一根繩子,也沒轉(zhuǎn)出半縷煙氣。
他緩了口氣,換上新的取火桿和新的底板繼續(xù)努力。
不過說實話要不是今天找到了水源還有晚飯吃,他絕對不敢這么浪費體力。
而揮霍的體力也給了齊光不錯的報償,只嘗試到第十六次他就成功鉆出了黑色的炭末。
取火桿和底板來自于同一種樹,粗糙度和堅硬度是他撿的幾種樹枝的平均水準(zhǔn),用石鉆可以較為輕易地開出溝槽。
齊光在記事本上做好記錄,給弓換上第八條新繩子,稍微休息幾分鐘后一鼓作氣鉆出火星來。
生火成功前的標(biāo)志非常明顯,黑色的炭末四濺,灰白的煙幾秒鐘就從一小縷變成了一股股往外冒,東西燒焦的氣味旋即充斥了整個山洞。
成了
齊光趕忙停下動作把取火桿拿開,底板上的小淺洞里亮著一星微弱的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