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繕”是一種傳統(tǒng)的瓷器修復(fù)術(shù),又叫“漆繕”,是使用大漆粘合填補破損的瓷器,并在修復(fù)處用金粉或是金箔裝飾。修復(fù)之后的器物,沿著本身碎裂與缺損的紋路,會多出一道金色裝飾。從這個角度上說,經(jīng)過“金繕”修補的瓷器就此得了重生,并且成為一枚世上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品。
只不過在這個時空,“金繕”還不怎么流行。普通人家破了個碗,大多會請鋦碗匠上門做“瓷鋦”。
“松竹齋”掌柜聽石詠說了“金繕”的大致做法,頗感興趣,當(dāng)即命伙計去用竹筒盛了一桶提純過后的上等生漆,又用油布細細地裹了密封。掌柜將東西遞給石詠:“這位小哥,這點兒大漆值不了幾個錢,便送你也無妨。只是你那只成窯瓷碗修起之后,能否借我一觀?”
這其實正中石詠下懷,當(dāng)即點頭應(yīng)下,只聽那掌柜問:“聽你說的這‘金繕’方法,還要用到金粉金箔,這些東西,小哥可曾備下了?”
石詠聽了立時一陣尷尬,他如今一窮二白,嘴上言之鑿鑿說要做“金繕”,可囊中著實羞澀。但是掌柜已經(jīng)贈了他上等生漆,他便怎么也不好意思再拉下臉求金粉了,畢竟那個要比生漆價值昂貴得多。
“現(xiàn)下還不曾,只不過這上漆的工藝就要花上好幾天,我打算在這幾天之內(nèi),把后續(xù)材料一一準備齊。”石詠答得老實。
掌柜的眼神在石詠臉上轉(zhuǎn)了兩圈,看穿了他的自尊心:“好說,好說,若是小哥還有什么需要,再來我們店找我便是。”
石詠道謝,問過這掌柜姓楊,便匆匆告辭,臨走沒忘了提著那一竹筒的上等生漆。
出了琉璃廠向南,到了虎坊橋拐上騾馬市,走不多遠石詠就順利回到了自家的紅線胡同,往胡同里沒走多遠,就聽見有人粗著嗓門兒在說:“石大娘,這還錢的事兒,到底該怎么說?”
這石家住著的,是胡同西側(cè)一出兩進的小院,石家兩房人口,全都擠在北進,南面一進另開了個門,算是個獨門獨戶的院子,租給了一對在天橋跑解馬賣藝的父女,每月可以多個幾錢銀子的進項。
眼下正是下午,日頭挺大,南院住的那對父女大約還沒回來。上石家討債的人,是個三十幾歲,包著頭的婦人,叉著腰,立在石家院子的門口,嗓門大得整條胡同都聽得見。
“趙姐姐,進來說話,進來說話吧!”
這說話的是石詠的親娘石大娘。聽語氣可知石大娘心里多少有些羞愧,欠銀不還,不是啥光彩的事兒。
“今兒照舊還不上是吧?”那姓趙的婦人語氣倒也和藹,“等明兒還就不是這個數(shù)了。咱就是看在老街坊一場的份兒上,過來提點你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