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嗎?
亂世之中, 亂世之中,人命賤如草芥, 張氏對粗使婆子的態(tài)度,是這個時代所謂的貴族階層“上等人”對待“下等人”仆人的普遍態(tài)度。
眼前的這一幕,日日上演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而非與百姓共治天下,是這個時代引以為傲的思想認知, 士大夫之下的人,便是被奴役的“下等人”。
他們生于貧困,又死于貧困, 有良知的士大夫, 會真的為這些人謀求生存,而道德敗壞的那些人,便凌駕在這些之上, 作威作福,魚肉一方。
水滸的時代,顯然是沒有良知的士大夫更多一點。
所以才會那么多人被逼上梁山。
但梁山真的是避難所嗎?
并不是。
不過是矮個里面拔高個,稍微比黑暗的官場多了幾分人性的地方, 但這幾分人性,不足以讓他們對待普通百姓好——君不見為救宋江, 多少無辜百姓慘遭屠戮, 李逵殺到興起,更是不分平民與官兵。
梁山比官府好一點的,是心情痛快時, 保護費交得足的時候,梁山眾義士還是愿意給平民幾分好臉色,把普通百姓當(dāng)人看的。
而那時候的官府,是真的不給百姓一點生路。
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投奔宋江,換過活法。
潘金蓮收回目光,從張氏妝奩盒撿出一支珠釵,隨手拆下珠釵上指甲蓋大小的珍珠,食指與中指夾起珍珠,向趾高氣昂的丫鬟丟去。
珍珠打中了丫鬟的膝蓋,丫鬟吃痛摔倒在地,正要開口罵,瞧見了在地上滾著的珍珠。
她雖然是張氏的貼身丫鬟,但張氏吝嗇,每月給她的月錢并不多少,她除了要應(yīng)付府上的差事外,還要從牙縫里擠出來,給自己的老娘養(yǎng)家糊口。
每日看到府上的這些婆子,她便忍不住想起老娘問她要錢的潑辣刁蠻勁,她若是給錢給得遲一點,老娘便躺在地上打滾破口大罵。
老娘猙獰的臉出現(xiàn)在她腦海,她對這些婆子便越發(fā)沒有好臉色。
今日許是她走了運,竟看到了這么大的珍珠,若拿去換了錢,能得好幾兩銀子,拿給老娘,也能換上好幾日的清凈日子。
丫鬟也不罵婆子了,把珍珠撿起來,緊緊攥在手里,上前去追張氏。
丫鬟的背影消失在垂花門,婆子才敢從地上爬起來,把張氏扔在地上的棗泥山藥糕撿起來,吹了吹沾上的塵土,寶貝似的捧在懷里,連額頭上的鮮血都不顧了,顫顫巍巍拿著棗泥山藥糕去找剛學(xué)會走路的小孫子去獻寶。
院子里的動靜歸于平靜,潘金蓮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身契。
她原本想的是找到身契后便去找武松,可眼下府里人不把人當(dāng)人的情況委實叫人揪心,她索性拿了身契,等“張大善人”回府。
以往她在話本上看到劫富濟貧的橋段,還覺得那人三觀不正,富人的錢便不是錢了?憑什么白白被人劫了去,去幫助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甚至為自己留下一個不算好的名聲,去成就別人的俠之大者。
然而今日在張府走了一遭后,她的三觀又被刷新了。
窮人之所以窮,并不是因為他懶惰、不干實事,而是因為富人的層層剝削。
她剛才翻找身契時,看到了張府的賬本。
那么多人沒日沒夜地干活,才有張府的日進斗金,奴仆們給張府創(chuàng)造了這么多的財富,“張大善人”卻只給奴仆們一個餓不死,但也吃不飽的月錢,有的甚至還不給月錢,管上住宿與幾頓飯便可以。
某個奴仆累死了,略微畫上幾兩銀子,便能打發(fā)了,其家人還要對“張大善人”感恩戴德,口稱善人。
幾兩銀子,不過是張氏一朵珠釵上的一粒小小的珍珠罷了。
這樣的魚肉鄉(xiāng)里,為富不仁,劫富濟貧,不過是把原本窮人們應(yīng)得的那些東西從富人手里拿回去,交還給窮人罷了。
潘金蓮把身契疊好,放在袖子里,從屋里搬了張?zhí)珟熞危诖箝T口。
身段面容姣好的少女本就招人眼球,再加上周圍守門的小廝半點也奈何不了她,更是讓人停足觀看。
潘金蓮有意把事情鬧大,手上的功夫便更是花哨。
世人雖喚一聲“張大善人”,但同為一個地方的人,誰不知道這善人皮下是一顆吃人不吐骨頭的心,一朝看美貌少女在張府門口鬧事,無不拍手稱贊。
正在看戲的張氏聽丫鬟們說起外面的事情,戲也不看了,帶著一眾婆子丫鬟往外走,在垂花門處停下了腳步。
這個時代的大家閨秀是不拋頭露面的,張氏打發(fā)人過來詢問潘金蓮。
潘金蓮只道替天行道,聲音清越,將張府歷年來的罪行說與眾人聽。
張氏氣紅了臉,又叫人去喊小廝,去收拾潘金蓮。
潘金蓮身手矯健,片刻間便將蜂擁而至的小廝料理了,外面看熱鬧的人無人能奈何潘金蓮,膽子也大了起來,大聲附和著潘金蓮的話,這個說他家的田地被張府占了,無處申冤,那個說張大善人幾年不曾給他結(jié)工錢。
眾人說的都是事情,氣氛渲染下,小廝們也不再像剛才那般出力了,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小廝道:“我娘前幾日死在府里,被人拿了一張草席裹了埋在亂葬崗,我連她最后一面都沒瞧上。”
這個小廝開了頭,其他的小廝也跟著說起自己在張府遇到的不公事。
小廝們反水,身邊的丫鬟們看張氏的目光不再逆來順受,最后不知誰起了頭,撿了一塊土塊砸進張府:“這種謀財害命的地方,我們砸了它!”
剩下的事情不需要潘金蓮指引,憤怒的百姓與飽受壓迫的下人們便拆了張府。
潘金蓮早在去鬧事之前,便算好了帳,待人們沖進來后,清了清嗓子,讓眾人稍安勿躁。
那句替天行道的話,讓眾人對她頗有好感,聽她有話要說,便靜了下來。
潘金蓮讓張氏拿出這些年來盤剝百姓與下人的銀錢,將銀錢分發(fā)眾人,至于張氏該得的,她倒是一點未動。
做完這一切,她又去找了與張大善人狼狽為奸的知縣。
衙役們不經(jīng)打,她一腳踏在知縣胸口,右手俯身扯著知縣的衣領(lǐng),吹了一下左手把玩著的匕首。
匕首在陽光下閃著寒光,映著知縣嚇得毫無血色的臉,潘金蓮輕輕一笑,道:“若再叫我知曉你與商賈聯(lián)合欺壓百姓——”
潘金蓮聲音微頓,手中匕首飛去,直直插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上。
牌匾劇烈一震,砰然落地,蕩起層層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