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從京城來的天使有好幾撥,帶來的朝廷公文各有不同。
一向都是管著報紙雜志的崔玨,這一回也忙得不可開交。因為有一道公文,就是正式把漢陽、汊川、江夏、武昌、永興等縣合并,組成武漢府,效仿京兆、河南等都城之所。
只不過品級上,要低一級。
“武漢”兩個字,從此不再是人們嘴里的口口聲傳,而是正式的政治、地理名詞。
對小老百姓來說,沒什么感覺,但對政府部門而言,僅僅是改個名,就是頭大到了極點。
“還好早有準備,否則要是秋收時來這一遭,怕不是人都要累死。”
崔娘子在那里抱怨著,雖說有助手幫忙,可本部門的憑證、通告以及一應對外文書,都要重新制版。
這個事情,是她要負責的。
每天在外面排隊等著領(lǐng)取新的部門文檔的官吏,沒有一千也有五百。
看上去永遠忙不完的樣子。
“如此業(yè)務(wù)也能把持下來,娘子當真是能吏。”
“梅姬,隆慶宮中,難道就要輕松不成?”
略作休息的時候,辦公室里一群女郎在那里湊著喝茶,中午要休息一到兩個小時,這也算是正式的規(guī)定。
“長安和武漢,自然是大不相同。”
梅姬想了想,又道,“隆慶宮用人,并不追求效率。”
“唔……”
身份有別,對隆慶宮之主來說,用人致死,也就是致死,并不需要承擔額外的攻訐指責。
但在武漢,不敢說每一條人命都要被尊重,但至少人命還是值錢的。因為大部分人命,不歸某一個主人所有。
“如今張郎仍舊逗留京城,也不知道甚么時候返回武漢。”
“聽早上過來的天使說起過,說是弘文閣學士交通大臣杜公,提擬籌辦‘動力所’。這‘動力’是個甚么?”
“興許是蒸汽機車?”
崔玨也不太懂,她只是偶爾聽老公提起過,所以記得一些名詞。
在老張哪里,很多名詞她認識,但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這些年武漢重組的詞匯量極大,若非曹夫子推動的“雅俗之爭”在地方上有了結(jié)果,武漢也不可能有這樣的信息傳達效率。
“若是如此,阿郎留在洛陽,倒也正常。”
梅姬微微點頭,本來還奇怪,荊襄都已經(jīng)被擺平了,怎么還不回武漢主持大局。要知道整個湖北省諸縣,都是嗷嗷待哺的模樣,就等著貞觀二十六年的投資到賬。
沒錢,很多州縣的官吏,根本不敢破土動工早就規(guī)劃好的大工程。
更何況,江西和江東,各有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主持大局,二地資金雄厚,人力充沛,遠比湖北要強得多。加上又有天王級大佬的鎮(zhèn)壓,根本不會有什么亂子。論起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做這種主持大局的活兒,難度系數(shù)要更小一些。
而張德,更多的是依靠胡蘿卜和大棒,本質(zhì)上來說都一樣,但前面十幾年都是胡蘿卜,后面幾年全是大棒……這種用法,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湖北是奇葩,武漢是奇葩,張德也是奇葩。
“今年武漢用人,還是捉襟見肘。因李奉誡之故,如今各省、宣政院、都護府,都在籌備本部報紙。只是外間編輯之才甚少,多在《揚子晚報》和武漢,京中《洛陽日報》能夠一時風頭無二,也是李奉誡連發(fā)三篇雄文的緣故。”
崔玨嘆了口氣,清河崔氏徐州房那點人,以前要過來,還沒什么難度。但從貞觀二十四年開始,這兩年難度極高。崔弘道自己也要用人,徐州房本身也確定了發(fā)展方向。
當交通部流傳出來鐵道大計劃之后,徐州的江湖地位水漲船高。
本來就是南北要沖,南方隊伍過了淮河,徐州就是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不但傳統(tǒng)物流商業(yè)發(fā)達,農(nóng)業(yè)規(guī)模放在整個河南道,都是排在前十。
兩條大運河像一個人字形,分別往南南北,整個徐州,剛剛好就卡在人字形的中間。
什么時候修好鐵道不知道,但只要修好,對帝國高層的精英們而言,一眼便知未來的發(fā)展狀況。
要知道,此時此刻的滄州、揚州,分別是渤海和黃海兩地的最大城市。貞觀朝發(fā)達的海上貿(mào)易,境內(nèi)的貿(mào)易量,尤其是北方,主要就是在這兩個超級城市之間。
但是,海貿(mào)的貨運量固然大,但時效差風險高。對抗惡劣天氣的能力不足,一旦遭遇重大事故,就是血本無歸。
與之相比,鐵道運輸優(yōu)勢極大。“漢安線”這個樣板工程展現(xiàn)出來的運力、抗風險能力、潛力以及時效性,都不是現(xiàn)在海上運輸可以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