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走了。”
中海文理學院,西區(qū)六棟508宿舍,林臻東背著雙肩包,拖著行李箱,走出寢室,笑著揮手,與舍友們道別。
大學四年,一晃而過,報道的那天歷歷在目,轉眼就到了畢業(yè)的時候。
“東子,你真要回家務農?”中海本地人趙昊有些猶疑。
“這是肯定的啊!”
林臻東笑著:“偉人說過,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眼下不是正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嗎?我現在去,正當其時,恰逢其會,再說,我是搞新農業(yè),這不一樣。”
“可惜了。”
“茍富貴,勿相忘啊!”南河人余俊輝正在打游戲,聽到后放下鼠標鍵盤起身,錘一下林臻東的肩膀。
“必須的。”
“東子,去了農村好好混,我期待你混出個人樣來,到時候要是兄弟我混得不行,就來投奔你。”同為西北人的丁一,也在收拾行李,聽到后起身,二人重重地握下手。
“說啥投奔不投奔的,只要你來,我掃榻相迎。”
“走吧,東子,時間到了。”北蒙漢子蔣學文開始催促。
“好,哥幾個,那再見。”
林臻東道完別,蔣學文也跟著道別:“一哥,昊哥,老余,那咱們再見,就此別過,后會有期!”
“后會有期!”
趙昊、余俊輝、丁一三人,目送他們下樓離開。
508宿舍六個人,本地人只有趙昊一個,其他的都是北方人,唯一不在的老王是西山的,家里有礦,大二就出國留學去了,其他人家境都比較普通,丁一家境尚可,老爸是縣城司法部門的小領導,趙昊是中海普通小市民,家里開著一個便利店,蔣學文也一樣,家在北方邊境上,做服裝外貿生意,余俊輝家在農村,父母務農種茶葉。
林臻東基本上家里是最差的,老爸是個泥水匠,在縣里的私人建筑隊打工,老媽農忙時種地農閑時打工。
他還有個弟弟妹妹,妹妹林茜在北平讀書,下學期就大二了,上的是北師大數學系,不像他,一個三流二本四流專業(yè)。
弟弟林臻南今年十六,下半年高三,也要考大學了。
三個孩子念書,一年開銷不得了,林爸林媽能撐下去就不錯了,林臻東雖然很想考研,但看到那高昂的學費,不得不放棄,只能畢業(yè)回家,聽從父母的安排,考公務員。
不過,現在不同了,他有別的想法。
林臻東要回老家搞新農業(yè),蔣學文要考老家市里的公務員,丁一也要回家考編,不過打算考省城藍州的,至于余俊輝,他準備和女友上西疆當老師,趙昊當然是留在中海,準備找點事做,萬一將來工作不成,就只能回家繼承家里的小便利店了,中海靜海區(qū)的鋪子,價值大幾百萬呢。
林臻東和蔣學文走下樓,又去超市買幾桶泡面,才坐地鐵去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取票之后,一起檢票進站,候車的時候,蔣學文終于忍不住,問:“你真要去做什么新農業(yè)?你家在黃土高坡,你別以為我不知道,就那地,鳥不拉屎,能種出什么花樣來?”
“嗯。”林臻東點點頭,一本正經地說道:“你放心,我有撒手锏。”
“什么撒手锏?”
“就是黑科技啊,培育出能在干旱地帶生長的果蔬、樹木和中草藥,大規(guī)模推廣覆蓋種植后,等生長成熟可以收割,蔬菜水果可以賣到大城市,賣不出去的做成罐頭出口到國外,樹木可以搞林業(yè)采伐,中草藥還能做中成藥生產……”
“總之商機多的是。”
林臻東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胸有成竹,頗為自信。
但蔣學文聽著就覺得很荒謬,要是真能培育出這種東西,國家早就培育出了,哪輪得到咱一個普通人,還黑科技,怕不是網絡小說看多了吧
蔣學文想給他潑冷水,讓他清醒清醒。
“學文,我車來了,我走了,再見啊!”林臻東聽到廣播里在喊,顯示屏上也亮起,z92次列車正在檢票,便推著皮箱頭也不回地走了。
“算了,回頭再跟他說吧。”蔣學文無奈,搖搖頭。
中海到咸城林縣并無直達車,林縣也不通火車,因此林臻東是先坐火車到長安,然后去城北客運站,坐大巴到林縣,火車一晚上十五個小時,中海就能到長安,但長安到林縣,大巴走高速也要三個多小時。
13號硬座車廂就在中間,一眼就能看到,上車之后,他找到49號這個靠窗的座,行李箱安置好,才有空打量四周。
六月份畢業(yè)季,坐車的人卻不多。
過了段時間,列車開動,載著車上的千百來號人,駛離這座國際化大都市。
林臻東望著窗外,鼻子微微有些酸澀。
如果可以,誰愿意離開中海,回鄉(xiāng)下老家,但是中海居大不易,逃離北上廣,誰又是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