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州司馬杜閑之子?好好好!”
“來人啊,派人傳旨,宣那杜甫進京!”
李隆基興奮之下,立刻就要派人去傳那杜甫。
李白連忙說道。“圣人,臣愿前往!”
李隆基一聽,不加沉吟,便笑道。“你去正好,你與杜甫皆是我盛唐英才,確實也應多走動,那此事就交給你吧。”
三國位面,曹操感慨。“如此憂國憂民之輩,倒是與操頗為相似,不能生逢同時,不然當引為知己!”
劉備神往。“但遇天下罹難,每有憂國之士,若能得遇,備當奉為座上賓!”
張飛嘀咕道。“一個破茅房被風吹翻了也能寫詩?那俺”
諸葛亮:“”
大明位面,朱瞻基點頭認同。“李白為千古詩仙,杜甫為一代詩圣。”
“天幕同名,倒也是合情合理。”
說罷,他瞅了一眼朱棣,小心翼翼道。“爺爺,您覺得呢?”
朱棣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詩詞不過小道,看看就好。”
“大孫,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別處。”
別處?
朱瞻基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
“爺爺你是說后世之人的學問嗎?”
朱棣點頭,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模樣。
“沒錯,后世從大街之上隨便拉上兩人,都能出口成章。”
“對古代的詩文經典,更是對答如流。”
“可見后世之廣開民智一事上,也遠勝我大明十分多。”
說完,朱棣不禁是既好奇又感慨。
人人都能識字作詩了?那到底有多少讀書人?要辦多少學堂啊?
大唐位面,貞觀年代,李世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輔機,你說這后世之人,有多少學子?”
李二很好奇,為什么大街上隨便拉兩個人,就有這么高的詩文儲備。
要是放在大唐,就眼下這個獵場之中,袞袞諸公,文武百官,也還是有一大票人是大字不識幾個的。
長孫無忌對答道。“依臣所見,14億人中, 至少有4億人是念過書的。”
4億人?
聽到長孫無忌的估計,李二咋舌不已。“這么說來的話,豈不是近乎三分之一的人都識字了?”
那這可太恐怖了,這么多人讀書。
那后世人君管理天下得多難,愚民好教。
智民難治!
這是一貫以來的道理。
沒有文化的人,你只要能讓他們填飽肚子,那就幾乎不用擔心他們能作亂造反。
但是讀書人不一樣,這書讀的越多,想的就越多!
這么多人讀書,那天下還管得過來嗎?
長孫無忌道。“陛下多慮了,雖然后世之人看起來頗有學問,且出口成章。”
“但是依臣所見,所教的大抵應該都還是些詩文小道,真正的治國治民之術,乃至軍事用兵等等諸多學問,卻應該是不教的。”
長孫無忌還剩半句話沒說出來,就好比那御龍術
但他豈知道,何止是御龍術!
就連屠龍技后世都放進了教科書里!
不怕你學不會,就怕你不肯學!
隨即好奇起另一個問題。“朕剛才見天幕中提到了大學生、高考“
看來后世的學堂,似乎也與我大唐頗為不同。
長孫無忌倒是覺得很正常。
“也就是改了個名字罷了,內在大抵還是一樣的。”
從古至今,自孔夫子壯興了文脈一來,華夏的學堂規(guī)制,大差不差。
都是私塾講義那一套。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