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捋了捋美髯,那個風(fēng)度翩翩,仿佛一切盡在掌握的智者形象的諸葛亮又回來了。
搖著羽扇,諸葛亮笑道。“雖然是野史,但從此也能見出后人生活安定,百姓安居。”
“不然也不可能有如此閑暇來議論前人是非。”
“不過是些許閑言罷了,亮如此氣量,怎會計較?”
劉備很是贊同的點了點頭,說道。“確實。”
“如果是三餐尚且難果腹,又哪來的如此多功夫扯這些閑話?”
對諸葛亮的觀點,劉備深感認同。
然而,只見諸葛亮忽然話鋒一轉(zhuǎn)。
“不過”
劉備連忙問道。“不過如何?”
諸葛亮抬手,羽扇遙知天幕,不屑道。“不過對于這等一眼就能看出真假的野史,后人竟然信以為真?還大肆傳播?”
“足以見后人愚昧,久不讀書矣。
劉備:
他心道,說來說去,丞相你不還是氣量狹小嗎?
嘴上說著不介意,但卻又嘲諷起后人沒讀過書來了?
不過
“普通人家,能維持生計已經(jīng)是很艱難。”
“想我大漢偌大天下,能識字讀書者不過世家子弟而已,后世之繁盛不容置喙。”
“但想來能讀書識字的,也還是那些是高門子弟。”
“寒門之子,定是所學(xué)不多,才會對野史推崇莫及。”
不過對于諸葛亮的說法,劉備倒是挺認同的。
知識一直是掌握在世家高門,何曾飛入尋常百姓家?
普通人識幾個字也就罷了,至于文章作對,廣開民智,那顯然是不太現(xiàn)實。
所以才會不懂歷史,什么都會信,這就是貴族門閥對知識的壟斷權(quán)。
因此,后世就算會讓百姓識字,但也覺得不會讓他們接觸太高深的學(xué)問。
諸葛亮點了點頭,剛想說話。
這時,天幕上刷新出來了下一個視頻。
【街頭采訪:古詩接龍,我說上句你說下句!】
天幕之上,新的視頻出現(xiàn)。
諸葛亮抬頭一看,頓時驚咦了一聲,來了興趣。
“街頭采訪?古詩接龍?”
“此等形勢倒是頗為有趣。”
雖然沒有看過什么街頭采訪,但是街頭、古詩、訪這幾個詞放在一起,不難猜出是什么意思。
一旁,劉備也饒有興致。
前一秒他們才剛剛在說后世學(xué)問的問題,天幕就立刻出現(xiàn)這樣的內(nèi)容,豈不是正好趕上了嗎?
劉備笑道。“如此正好。”
“借此影響,我等也正好一觀后世之人的學(xué)問。”
“丞相意下如何?”
諸葛亮捻須笑道。“亮也正有此意。”
說罷,當(dāng)即就在江邊尋了一個陰涼樹影所在。
命軍士將桌榻等事物布置下。
“主公,丞相,那云就先行一步。”
趙云這邊出航的事情也準(zhǔn)備妥當(dāng)了,當(dāng)即抱拳辭行。
他要順著長江一路直下,再轉(zhuǎn)道向南。
一路經(jīng)交趾、扶南往林邑、堂明而去。
趙云此行,是頭班人馬。
并不會走太遠,當(dāng)然,以他們現(xiàn)在的海事力量而言,也走不了太遠。
此行主要是打探航路,以及收復(fù)海外小國,為主公大業(yè)籌措糧草金銀。
其實原本在看到天幕對海外貿(mào)易的介紹之后,劉備并沒有想如此快的就行動。
但是當(dāng)聽說曹操孫權(quán)都行動起來,一個出黃海往北開發(fā)高句麗、馬島、壹岐島等地。
一個往東行夷洲、珠崖、儋耳等地。
再經(jīng)諸葛亮這么一勸說,隨即就勒緊褲腰帶湊出這么一班家底,交給趙云開拓。
“子龍此去千里迢迢,一路艱難險阻,難以稱量,千萬要多保重啊!”劉備抱拳殷殷囑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