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算算,和毛熊間的協(xié)議,自去年7月末便定下了。
蔚藍科技這邊,50架攻擊無人機,在合同簽署后的3個月內(nèi)便全部交付。
毛熊也的確和邱睿預(yù)想中一樣,要錢沒有,采用了現(xiàn)貨抵債的支付模式。
石油天然氣什么的,都直接被國家變現(xiàn),然后分了潤。
不過那些高品質(zhì)鈦粉,倒是讓邱睿給包圓了。
畢竟他這邊多種系列鈦合金的生產(chǎn)量都比較大,而國內(nèi)那些廠家提供的鈦粉,質(zhì)量又參差不齊,買來還需要經(jīng)過額外處理,不如直接用這批抵債現(xiàn)貨。
但整筆交易中,價值量最高的“小鳥號”航天飛機和其等比例模型,兩邊就好像忘了一樣,依舊扔在拜科努爾冰冷的秘密機庫里。
倒不是邱睿拿到了主要目的的圖紙,就看不上那架“老爺機”了。
再怎么說也是大老蘇的遺物,哪怕沒有改造的價值,拿回來當個擺件也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是的,邱睿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像國家當年去買老瓦一樣,完成“暴風雪計劃”這個紅色絕唱。
否則,他也不會不去交易配套的能源號運載火箭的相關(guān)技術(shù)。
反過來想,毛熊把幾張能源號火箭的相關(guān)圖紙、“遺漏”在送來的那堆航天飛機圖紙里,未必就沒有吊胃口的意思。
或許在他們看來,邱睿既然對航天飛機感興趣,大概率以后也會想交易配套的火箭技術(shù)。
而比起連老米都放棄的航天飛機技術(shù)路線,起飛總推力3500噸、近地軌道運輸能力105噸的能源號火箭,價值和實際意義都不可同日而語。
等到了那時,就能坐地起價了。
這大概也是為什么隔了這么久,加上先前剛和華國在iter會議上鬧得不怎么愉快,沒啥信譽的毛熊還能愿意履行當初的合同內(nèi)容、允許蔚藍科技把小鳥號運走的最主要原因。
可惜,在邱睿眼里,也就航天飛機的圖紙有點借鑒意義。
至于配套的火箭,呵呵,要它何用!
不過,同屬于該計劃的安-225,他可是相當有興趣。
之所以耽擱這么久,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醉翁之意不在酒。
為了能順利從二毛手里把技術(shù)坑過來,做的這個局,明面上需要有一個看起來像那么回事的理由才行。
其實有一說一,二毛這些年沒少把曾經(jīng)分家得來的家當賣給咱們,而且吃相比毛熊好多了,最起碼只要錢給夠,人家是真的啥都賣,包括圖紙。
老瓦就不說了,雖然當時簽協(xié)議的時候說是弄回來改造成賭場,但華方到底打的什么算盤,有腦子的都心知肚明。
不然回來的這一路上,就不會有那么多風波了。
除此以外,還有一艘配套的大型補給艦。
國家當時考慮到還沒有這方面技術(shù),便把這艘“保姆船”也買了下來,這才有了885“西海號”大型補給艦。
后面的很多綜合補給艦都是在該艦的設(shè)計基礎(chǔ)上,仿制與升級出來的。
另外還有艦載機的原型機、攔阻索、燃氣輪機、大型氣墊登陸艇。
可以說除了被老米和西歐忽悠瘸了、自己拆掉的那些東西外,二毛就剩下一個摩托東奇沒賣給咱了。
但恰恰正是這個摩托東奇,前世卻讓華國吃了個大虧,整整被坑了五十多個億米刀。
所以不要覺得他們的確是幫過咱們,但那也不是免費的,咱們開出了誰也拿不出的價碼,只能算是各取所需。
正是因為前世的種種,邱睿今生主動給二毛下套,才能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腦瓜子灌輸知識太多,多少有些學雜了的這貨還表示:
安-225我所欲也,動力沙皇亦我所欲也,二者做扣可得兼,故舍個幾把毛,一鍋全端者也……
其二,千金買馬骨。
這個成語源自《戰(zhàn)國策》,所講的故事是,有一個國君為了尋求千里馬,不惜花費千金購買馬骨。
擁有千里馬的人聽說之后,知道國君是真的愛馬之人,于是紛紛帶著自家千里馬找上門來。
當然,故事是郭隗編給燕昭王聽的,以闡述若想要天下賢才云集,首先應(yīng)當顯示出求賢若渴態(tài)度的道理。
但這個故事本身,便有很強的借鑒性。
小鳥號航天飛機,何嘗不是一副上好的“千里馬骨”?
君不見,當初在意識到華國對航母的熱情、欲要繼續(xù)完工老瓦后,有多少曾經(jīng)的大老蘇航母專家,興沖沖地抱著自己的簡歷,踏上了你我足下的這片熱土。
就連他們的“航母之父”都來了,而且之后一直留在這邊,為華國特種船舶的研究工作,付出努力。
同理,以小鳥號航天飛機為引子,加上蔚藍科技的待遇,以及即將在航天領(lǐng)域展現(xiàn)出的巨大潛力,邱睿堅信,不止是大老蘇曾經(jīng)的專家,天下有志于航天飛機事業(yè)的科學家們,遲早盡入吾彀。
至于里面會不會有什么心懷不軌的人?
邱睿表示,如果是以前的話,的確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但現(xiàn)在嘛,那都不叫事兒。
全員過一遍“洗n……啊呸,重說!
全員過一遍永恒號上那臺“記憶獵手”,不就好了嘛……
……
該說不說,雖然明知道要來的就是個大號模型,但邱睿還是難得體會到了一種等著拆快遞的迫不及待感。
可惜,盡管哈沙克共和國接壤,但是從拜科努爾到這邊,直線距離超過4800公里。
算上規(guī)定航道上的繞路,少說也有5200公里。
好在安-225夠給力,即便這么遠的距離,馱著空重小70多噸的小鳥號,一口氣飛個來回也不成問題。
不過因為馱在機背上,不僅風阻變大,還嚴重影響了整體的氣動性外形,飛行的速度上不去,只有500多公里每小時出頭的亞子。
于是乎,風塵仆仆趕到第二超級工廠那邊的邱睿,陷入了倍感煎熬的等待中。
結(jié)果正主沒等來,趕來塔臺這邊看眼的人卻是越聚愈多。
里面不僅有以齊院士為首的一大批航天人員,也有徽省和廬州的領(lǐng)導,還有不少乘專機趕過來的部隊人員。
甚至就連這幾天在工廠這邊拍攝素材的hctv的團隊,也在上級和有關(guān)部門以及蔚藍科技方面溝通過后,也興沖沖地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