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老板是在唱歌嗎?
還是在念咒驅(qū)符?
這個店里有臟東西嗎?
為什么我每個字都能聽得懂,但是連在一起的感覺卻這么怪?
女孩的眼睛在透露出一種不解的神色。
張桐并不知道女孩在想什么,他還是在準(zhǔn)備著自己的陽春面。陽春面,這個面條的叫法倒是頗有詩意,取陽春白雪之意。也不知道是那個人騷客給取的。
多半是某個肚子里有墨水,但是腸子里沒油水的人每天只能以清湯白面充饑添肚,為了不讓自己顯得那么悲涼而給取的吧。至少陽春面聽起來還挺有詩意的。
不過詩意也是詩意了,這并不能掩蓋陽春面是所有面條最樸素的一種。一捧細面下鍋燙煮,面身軟化但卻要不失咬勁。江南的面所謂的咬勁與北方的咬勁大不相同。
江南細面的咬勁多為彈脆,而北方手搟面則多講究筋道。這也讓南北方做面時面湯的選擇有了極大的不同。
北方的燴面或者是抻面的面湯大多數(shù)味道更加濃厚咸香,除了北方人本身口味南方偏重以外,北方面條南方更加耐咬在口腔能停留的時間更久也有所關(guān)系。
如果面湯味道不夠,那么在你還沒把面徹底咬爛吞近肚子之前可能面沒有味道了。吃淡而無味的白面并不是什么特別好的體驗。
而與北方不同,江南的細面講究彈爽脆,每一根面在嘴巴里都很清晰分明。每咬下去一口都能清楚的分出每一根面的質(zhì)感和彈牙。
這種從本質(zhì)不同的追求導(dǎo)致了南方面湯在制作的時候也和北方完全不同。
濃郁的湯鹵被棄之不用,除了大多數(shù)江南人吃不慣這種味道之外,更重要的是這種湯的質(zhì)感和江南細面完全不搭調(diào)。
江南細面的代表是陽春面,這是幾乎是所有面的原型基底了。陽春面做不好的廚師,基本其他面也不可能做得好。
而張桐則深諳其三味。滾燙煮面,煮面的空閑調(diào)面湯。煮陽春面的面湯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復(fù)雜。
最簡單者不過是醬油白水能完成,復(fù)雜則可以用雞骨筒骨吊出一鍋高湯,在以黃魚蝦頭龍蝦殼等等熬出一鍋海鮮醬油,以特制高湯沖特制的海鮮醬油按例混合而成。
不過這種高檔的陽春面大多只出現(xiàn)在高檔餐館,在五星級的裝修里面一碗看似樸素實際奢華的陽春面能賣出五十六十的價格。
這種高檔貨張桐自然是不會準(zhǔn)備的,畢竟賣六元一碗的陽春面還續(xù)面,自己弄雞湯骨湯特調(diào)海鮮醬油怕是吃撐了。
張桐做的是傳統(tǒng)的豬油陽春面,白瓷海碗內(nèi)只需要放入適量的鹽,一塊自己昨晚剛剛練好的豬油。
醬油是自己昨天準(zhǔn)備的時候一起熬的。并不是使用市面直接售賣的成品醬油,而是買了一些便宜個頭小的海蝦回來。張桐花了個把小時把所有的蝦全部處理出來,剝殼去頭。蝦仁全進了張桐的肚子,但是蝦殼和蝦頭也是好東西。
一般人都是剝出蝦仁后將蝦頭蝦殼丟掉,但是張桐用蝦頭蝦殼熬制蝦油,在輔以草果大料,最后混合入生抽。自己制作了一翁鮮味十足耳朵海鮮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