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被敲過竹杠之后,殿中氣氛都有點凝重起來。
趙明枝置若罔聞,卻是讓黃門謄抄妥當之后,又請諸位官人一一簽字確認,若非畫押實在難看,甚至還想當場就拿紅泥出來,請他們逐個留下手印。
要知道當?shù)钔猓潞蠓磸妥聊ィ肿龇椿诘氖拢植皇侵挥袕那盎实圩龅贸鰜恚?
一時簽字完畢,便再無人去提什么內(nèi)庫空虛,唯恐屏風后公主想一出是一出,又鬧出什么幺蛾子來。
而趙弘拿著那一疊諸位大臣認領的出借金銀、絲絹、酒水、糧谷等等文書,翻了又翻,又在心中默默去計算累加數(shù)字,只覺殿中這許多人,從未如此順眼起來。
不過他到底知道事情不可逼迫太過,過了把癮,便先將面前東西放到一旁,本欲開口,猶豫一下,還是轉(zhuǎn)頭看向趙明枝,得了對方點頭,之后,方才道:“三軍犒賞當要再行增添,張卿,今次北面將帥只給這樣考功,是否太過簡慢?”
他單點張異,張異卻正等天子來問,上前道:“啟奏陛下,今次考功,乃是樞密院仔細斟酌而為,方方面面都要平衡考量,復土自然是大功勞,可凡事不能只看表,還要看里,前線北面雖僥幸得勝,其中難道只三軍之功,自有天子信任放權(quán)、仁德澤被,才使得將士上下用力,百姓齊心,又有朝中補給得當,轉(zhuǎn)運得力,否則又如何能勝?”
他頓一頓,又道:“至于那裴雍,本來年輕,資歷又尚淺,今次能得晉身樞密院,已是看在其人功勞卓異份上,特意拔擢,否則以他從前行事,今次實乃戴罪立功,不追過去罪行便已是陛下萬分寬容了。”
說完裴雍,他又提及幾名西軍將領去向,按著兩府安排,雖都有升職,卻是東南西北,任在各方:“京兆府本為朝廷心腹之患,往日難做插手,畢竟君王率土,豈能自成一派?既然況且官員本有任滿遷轉(zhuǎn)慣例,一防官吏上下勾結(jié),難道旁人盡皆遵守,京兆府上下便不能了?”
張異所言,乍然一聽,好似甚是有理。
官員遷任本是制度,要是扎根一地太久,極易尾大不掉。
京兆府中官員任免從來自專,朝廷難以插手,也因如此,轉(zhuǎn)運副使錢綱被殺一事后,因難以追究其中真正緣故,也無力懲罰,最后只好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如今樞密院要借由北面大勝將裴雍調(diào)入京城,又調(diào)任西軍將領,以此打散京兆府一脈,其實也是應有之舉。
趙弘并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聽得張異如是說,不禁低頭思索,只是總覺得其中有些不對。
張異一時又道:“若說簡薄,金銀賞賜之外,還特為那厲衍加爵、晉階,又將此人調(diào)入京中——如此高升,難道還不能滿意。”
“如若西軍復回西北,又挾有大功,今后朝中如何去管?那裴雍本就權(quán)高勢重,又據(jù)有地利,如若不早做籌謀,日后怎生得了?”
張異若說其他倒還罷了,可他一提到厲衍,趙弘便察覺出其中差異來,翻開手邊一本書冊其中一頁,仔細核對兩遍,復才皺眉道:“崇寧三年時候,張卿也在樞密院么?”
張異愣了一下,點頭應是。
“閻得景開邊河湟,兩府可不是這么賞賜的——那時候金銀之外,賜給閻得景田地,另加爵位,家中父母妻子各有賞賜,連三個孫兒都給了蔭補,至于追封祖先更不必提,其人也得入樞密院中,直任樞密使……”
眼看趙弘竟是翻起了舊賬,還翻得如此嫻熟,不獨張異,便是殿中其余臣子都頗有些不適起來。
張異道:“殿下所說不假,只是此一時,彼一時——崇寧三年時候江南豐收,也不曾有歲幣之說,而河湟新得沃土無數(shù)……”
他連著數(shù)了閻得景幾重功勞,最后又道:“況且閻相公三任三地,外放一方,再回京城入兩府,不管資歷、能力,都足能勝任,兩者自不可同日而語。”
“另有一樁,那裴雍、厲衍二人皆無父母兄弟在,也無家室子女……”
他說到此處,不知想到什么,忽的頓了頓,過了一息,才又道:“便是欲要加封也不能——不過追封其二人父母,倒是并非不可。”
事事反駁,未免過分明顯,這等惠而不費的事情,張異自然愿意順水推舟。
趙弘看了看殿中眾人反應。
人一旦生出成見,就很難更改。
他本就對張異方才所說就抱有十分狐疑,眼下聽他如此分辨,那狐疑便轉(zhuǎn)為十二分的不信,當即問道:“就因為他二人父母兄弟不在,也無家室,其余東西就能盡皆不賞?”
不等人回話,他便又翻著手中宗卷示例,其中既有本朝,也有前朝,其中不乏同樣情況的,但彼時所得賞賜與今次京兆府相比的,當真差異太大。
趙弘一一舉例,殿中人人安靜,半晌,倒是楊廷率先站了出來,慢聲道:“陛下,抗敵復土,裴雍自是難得功勞,但京兆府素來自成一體,不從朝廷號令也是事實,如若不稍加懲治,只一味封賞,朝中秩序何在?眼下交趾、河湟藩部俱有蠢蠢欲動之勢,蜀地也多次生亂,另有廣南東西二路,荊湖兩路也有流民同亂匪舉事,未嘗安寧片刻,一旦為人看在眼里,有樣學樣,各地各為割據(jù)……”
他聲音甚是鄭重:“眼下正當艱難之時,不是不能重賞,而是不好重賞,殿下向來厚待臣下,世人皆知,況且雷霆雨露,全為君恩,豈能由為臣者挑剔?那裴雍從前所行多有罪錯,陛下不做追究已是寬宏大量,此人但凡還有絲毫忠義之心,便當感懷君恩,若是心懷不軌,哪怕施恩再重,也一般無用。”
有了楊廷助陣,張異精神更為振奮,肅容道:“臣附議!況且我朝連年戰(zhàn)事,百姓流離,莊稼不時,正當借機休養(yǎng)生息,可一旦重賞,叫武將誤以為尚武是朝中風向,為立軍功不惜妄開邊釁,或擅挑民意,如此風氣,朝廷如何承受?難道應當?”
他稍停一息,又道:“便似楊中丞所言,那裴雍要是還有忠義之心,便不當為眼前浮利所動,應要體會君心才是。”
難得兩府一文一武最為權(quán)重二人一搭一唱起了基調(diào),其余人如何會做半點異調(diào),自然無不附和。
然而趙弘總覺得不是這個道理,忍不住氣道:“難道因為怕今后還沒影子的事情,叫眼下功臣不能得獎賞?如此做法,其余武將又當如何看待?將來再遇戰(zhàn)事,哪個將士肯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