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買家不要這個藏品,覺得沒多大價值,一般說“沒用”。
走眼——也叫“打眼”,買家用較高的價錢買了不值此價的藏品,或買了假貨。
掌眼——這件東西沒把握看年代,請個師傅為你“掌眼”看看新老。
摟貨——古玩行商戶們相互將對方的貨拿走代為銷售,即為“摟貨”。近百年來行內(nèi)人士沒有發(fā)生“摟貨”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種行業(yè)的傳統(tǒng)規(guī)矩。
伙貨——二人或以上合伙買賣古玩,售價早已商定,賣時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須將實售價格公開,平均分配利潤。
棒槌——就是看不懂東西新與老、好與壞,老是被騙的人,行內(nèi)人就說他是“棒槌”,賣家賣新貨給他,背后還稱呼他“棒槌”。
殺豬——就是經(jīng)營新仿瓷器的人對賣假貨行為的一種口語,把新仿的東西拿到和顧客約好的地方賣給顧客,他們稱“殺豬”。
抓——到市場去購買古玩說“抓貨”,剛“抓”了一件光緒官窯。
玩——我是“玩”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收藏瓷器的。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買瓷器的。
納——買進藏品,叫“納入”,較早的古玩術語。
追——發(fā)現(xiàn)很好的藏品“追”著要,在拍賣會上“追價”。
勻——有的在古玩行買藏品不叫買而叫“勻”,這塊玉您能“勻”給我嗎?
讓——有的古玩商買東西不叫買而叫“讓”,這件瓷器“讓”給我吧。
玩——行內(nèi)人稱收藏為“玩”,初次見面問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古玩風氣在我國起源較早,它和其他行業(yè)一樣,也有自己的“專業(yè)術語”,也就是行話。古玩行話涉及的面較廣,從看貨到對貨物的評價到做生意,整個過程都有行話。現(xiàn)在介紹一下常用的古玩行話。
——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騙叫“交學費”,懂行人買了新仿的貨叫“走眼”、“打眼”,買了便宜的貨叫“吃仙丹”。
——老貨壞了重新修補過叫“動過手”。
——倘若賣家說貨絕對真,信誓旦旦,而買家仍有疑問,又不好直說是仿的,就只能說:“看不好”。
——有許多人總認為從農(nóng)民手上買的貨不會有錯,殊不知有些貨是偽造古董的人有意丟給農(nóng)民“埋地雷”的。
——另外還有“下蛋”,則專指復制品,如將別人送去裝裱的名人字畫進行復制或?qū)W生復制老師的作品,再將復制品以假充真賣給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間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價格利潤很低,有時甚至是“蝕本”,這就叫“交行價”,漫天要價是“天價”。
——批貨物連好帶孬一起賣稱作“一槍打”、“一腳踢”。
——某人帶人上門來購貨,行規(guī)要按成交價的10%付回報,叫“打一”。
——看貨時碰上真貨叫“開門”、“一眼貨”。
——貨物達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夠年份”。
——新貨做偽叫“做舊”,做舊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清朝及清以前的仿舊得叫“舊仿”,現(xiàn)在仿舊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爐因其珍貴,在明宣德年間就有了仿品,以后歷代直至今曰仍不斷地有仿品出現(xiàn)。
——古玩行里有一種人,自己不開店,專跑農(nóng)村收貨,然后再賣給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稱“游擊隊”,游擊隊收貨出價都比較低,因此又叫“鏟地皮”。
——而“撿漏”則是指賣者不識而買者有眼購到好貨,或指買到從內(nèi)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貨。
行話即是專用語,一般變化不大,有陶瓷方面的專用語,還有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字畫等方面的專用語。如新瓷器釉面的光叫“賊光”、“火光”,瓷器上有裂紋叫“沖”,老翡翠叫“老種”,新翡翠即是“新種”。傳世古玩都有一層自然陳舊光澤,叫“包漿”,新出土的東西叫“生坑”等等。由于行話專業(yè)姓比較強,因此不是行家就難以掌握了。
上面所提及到的,僅是眾多古玩行話中的一部分。古玩行話根據(jù)種類或地區(qū)都有所不同,其中有不少有趣的學問。
<font color=red>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并相互轉(zhuǎn)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