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家的小可愛漏訂章節(jié)啦
火堆已經(jīng)熄滅,草木灰留著,洗頭發(fā)、肥田都可以用到。
等到動物喝過水離開小溪,涂莉莉才從巨石下出來。
一日之計在于晨,現(xiàn)在才6點多,今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她要抓緊時間。
先要找一塊表面相對平坦的石頭,在中間鑿一個小坑,釘一根筆直的樹枝進去,然后在石頭上刻出刻度。她沒有圓規(guī),但醫(yī)藥包里有鑷子,想辦法用鑷子和熒光棒的盒子劃出了等分線。也不用劃的太細致,等分12格就夠用了。
做好日晷,找了一塊上部平坦的石頭,擺放了上去。日晷需要有角度的,根據(jù)手機上的時間,對照樹枝的陰影,擺放成適當?shù)慕嵌取?
接著開始繼續(xù)在四周探查。
要做的事情是那么多,鹽的問題還不算最緊迫的問題。她得想辦法弄一個能在火上燒的器皿,不能總是生喝溪水,她選擇在動物們喝過水之后才會去打水,但溪水里仍然非常可能有無數(shù)蟲卵,一想到她不知道喝了多少蟲卵下肚,就一陣害怕。想著要是沒法很快找到能煮開水的東西,她應該試著將溪水過濾過后再喝。
活性炭要求高,她還沒那能耐做出活性炭,不過普通木炭其實也能有吸附過濾作用,效果不如活性炭,但完全可以作為方便獲取的替代品;另外醫(yī)藥包里有紗布繃帶和棉花,小溪底部有一些河沙和小鵝卵石,材料方面不是問題。
她需要儲水的容器,要是能找到葫蘆藤就好了,像什么銅器、陶器那都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地步后才有的東西,她也沒那個知識儲備,只能就地取材。
對了這兒最不缺的就是木頭,就用木頭做好了鑿一個木桶,底部鑿一個洞,然后將木炭、棉花等材料分層鋪進去,就是一個很不錯的簡易水凈化器。
說干就干
樹枝不能太細,要能伸進手,不然不好掏空;木材不能太硬,畢竟太硬了鑿不動;也不能太松軟,不然可能會滲水。大部分樹種都符合要求,最后挑了一種木芯發(fā)白的樹枝,帶了回來。
又摘了很多青果子回來,很多棗子,另外果真發(fā)現(xiàn)了兩棵花椒樹,這可是極好的花椒因為氣味太濃烈,食草動物都不吃它,樹下落了厚厚一層花椒果。她用不著去撿樹下的陳年花椒,8月已經(jīng)是花椒結(jié)果的時候,枝頭掛著小小的青色的小果子,表皮有褶皺。她摘了大概有一斤花椒。
中午還是吃魚。
她已經(jīng)很快成為烤魚小能手,魚肉鮮嫩,沒有鹽也能吃得下去。
吃過魚,沒有休息,立即開始鑿木桶。
先在樹枝上大約計算一下需要的長度,用小鋸刀在樹枝上環(huán)切,切斷樹枝,然后掏空木芯,留下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zhì)部的13。木桶的高度也不需要太高,有一拃長足夠了。
掏空木芯的時候也沒閑著,先是點了干草,挑了一些干樹枝點著,看著樹枝燒透了,但還沒有燒完,就用樹枝將燒成炭狀的干樹枝挑出火堆,淋一些水熄滅樹枝。
發(fā)紅的木炭澆上水后發(fā)出了“滋滋”的聲音,冒出一陣白煙。
再將木炭敲碎,攤開。
天氣炎熱,不到晚上木炭就會曬干。
一整天的時間主要就在做這兩件事情簡易水凈化器、木炭。
木質(zhì)不算很硬,所以鑿起來還算比較省力,但不到兩個小時之后,她握刀的右手大魚際那兒還是起了水泡。
她放下瑞士軍刀,休息一下。
醫(yī)藥包里有不少東西一小瓶云南白藥粉劑、一把小剪刀、一把不銹鋼鑷子、一包紗布敷料、一卷彈性繃帶、一卷透氣醫(yī)用膠帶、一小包脫脂棉花、一小包酒精棉球、一根玻璃體溫計、一塊保溫毯、一片多用軍刀卡、一小包醫(yī)用棉簽、10片創(chuàng)可貼、10片酒精消毒片。
她找出針線盒,拿出一根別針,撕了一片酒精消毒片,擦了擦水泡,擦了別針的針頭,挑破水泡,擠出水泡里的透明滲出液,揭開一張紙巾,用4層紙巾的其中1層擦掉滲出液她必須非常小心的使用紙巾,畢竟這個可是真消耗品,用完再也沒有了。
這點小傷口用不著云南白藥。
等不再有滲出液流出來了,涂莉莉拆開脫脂棉花和醫(yī)用膠帶,撕下一小團棉花貼在水泡上,用醫(yī)用膠帶在大魚際和手掌上交叉貼了一圈半,剪斷醫(yī)用膠帶。其實應該戴手套的,但戴了手套不好使力。
暫時先不做木桶了,挑了一根比較細的樹枝,削尖,做成魚叉,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曾經(jīng)在海灘里用過這種純天然無公害的木制魚叉,不過好像是應該帶一個鐵制的魚鉤不管了,暫時先試試看吧。
木魚叉想要叉到魚難度挺大,奮斗了半小時后,她終于承認失敗。可能是木刺不夠尖銳,更可能是她手法不夠熟練、力氣不夠大。畢竟原始人類沒有發(fā)明鑄造工藝之前,肯定要么用手抓魚,要么也就只是用木魚叉叉魚的。
或者漁網(wǎng)
或者,可以考慮攔一個小型水壩,圍成魚塘
這兩個辦法可都比學著做鐵器容易多了。
她又在筆記本上記下來漁網(wǎng)、水壩。
漁網(wǎng)要用繩子,她現(xiàn)在只有那一卷登山繩,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品。
至于水壩,要求似乎不高,用樹枝就行。
打定主意,她就開始考察地形。最好挑一個比較窄的地段開工,不用像真的水壩那樣堵得嚴嚴實實,只需要將足夠大的魚堵住不讓它們跑掉就好了,小魚不要。
她可以先準備樹枝,等到秋天,開始準備入冬食物了,就造個水壩,抓個幾十條魚,烤干做成魚干,但為了保存的更久一點,最好還是要有鹽。曬干的咸魚保存的夠好的話,放一個冬天沒問題。
哎呀發(fā)愁上哪兒弄鹽呢
琢磨了半天,鹽這個東西還是需要擴大搜索范圍才行,按說產(chǎn)鹽的地方應該很多的,畢竟你想想,原始人類遷徙的范圍有限,要生存下去必須有鹽才行。
所以這個問題是,她可能還是需要去找其他的“人”。
還有就是,她只是“以為”這是原始森林、遠古時代,但并不能確定。
如何判斷一個時代在社會學上的“年代”當然還是看人類社會的進化程度。這一點由于到現(xiàn)在她還沒有看到其他的“人”,無法正確的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