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光從城中回來以后第二天,尹浩就特地跟他說了今天去校場,是時候?qū)W新東西了。
武光大悅,早早就去了校場。
尹浩和他說"姬夫子說,拳法不過八字就可概括,此八字是039起,落,進,退,反,側(cè),收,縱039。"
"你之前學的只是039進退039的皮毛,現(xiàn)在可以更深入了。"
"走盤入身的動作既然已經(jīng)熟練,那么就可以學'劈'和'裹'了。"
說完,尹浩就示范了動作,劈是前臂劈下,同時身體上挺。
尹浩解釋說,此勢有些人又叫"披",進邊盤時,可用此勢直接將對方手臂劈下,劈下后身體自然就貼上他了,然后看法打摔。
又或者走外盤或中盤,直接將對方手臂劈下,一劈下就打到對方身上,這樣又名斬手炮。
但不論怎么使用,都要有劈物之意,如同樵夫劈柴,斧落柴斷。干凈利落,如同用劈拳時,手一劈下身即至,毫無間斷。
尹浩又解釋"不但劈拳不能有間斷,什么動作都不能有間斷。什么東西都要一氣呵成,如虎撲物。"
武光先自己練習,再和同學對練,感覺得心應手。原因是他身法略有小成,再練習這個方法自然水到渠成。
于是他又詢問尹浩,"裹"是什么
尹浩回道"架勢抱住就是'裹'了,出架兩手內(nèi)抱,手背朝外,這樣有包物托物之意。就是說好像抱著東西一樣,所以叫'裹',就是裹著東西的意思。"
武光一看自己的架勢,確實如此。
"姬夫子的拳以裹勢為母,所有方法都可由裹勢變出"
"就是說所有動作,不管打摔,都可以從抱架的動作里變化出來"
"對,裹是護法也是手法,有些人又叫掩肘。對方想進你盤,你可用手臂外側(cè)抵住裹推,把他的手帶偏。如果你進別人盤,被對方手抵住,你也可以裹推他。"
說著說著,尹浩示意讓武光注意具體動作。
裹推是近身和敵人互相抵住時用的手法,首先要看對方力度,對方力小,我則用身勢把他手貼在他自己身上。
對方力大,則要用手臂順勢往自己的身內(nèi)或身外撥出。
身內(nèi)就是自己的內(nèi)盤,身外是自己的邊盤。
武光問了一個問題"裹手抱架,手的活動范圍本身很小了,這樣總覺得不好撥。"
尹浩跟他解釋說"這是練習的難點,也是這個技法的妙處。"
"撥手不是目的,入身才是目的。假如我一個入身對方就敗了,那干嘛要撥手。但如果我低身打入時,他也低身,用手抵住我,此時我不得進,才要撥開他手。"
"不需要撥到天邊去,只要撥開到自己能入身就可以了。"
"所以撥手時,手不能離開自己中線,往里身內(nèi)撥,只旋手腕,身體跟著動就可以了,最多拔到手腕小指朝天。往身外撥,也是如此,最多撥到齊肩,多則無益。"
"如果撥了還進不去怎么辦"
尹浩聽到這句話,一下興致就上來了,他說"撥不動了就可以變劈了啊,或者"
他找人做了個示范,先是用裹,然后劈下,再后手一掌直出,擊打?qū)κ值哪槪俣葮O快。
"這就叫探馬,一般長拳起手都用探馬。探馬不是直著打的,而是擰旋著打出去的,所謂'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或說'看斜是正,看正是斜'。我們的拳里,使用探馬是順裹勢打出的,尤其兇猛。"
"探馬傳說傳自宋太祖,但是不光太祖長拳有探馬,長拳都用探馬起手。因為探馬變化多端,有探馬接中四平拳,有探馬后起各種腿的,有連發(fā)三探馬的。"
"探馬這個動作本身也是有各種變化的,例如探馬出手后,異側(cè)腿踢起,叫高探馬。"
"低身打探馬叫窩探馬,斜著打探馬叫分閃探馬。"
"因為探馬變化多端,所以戚少保的紀效新書里,說探馬可以變諸勢,又可以降諸勢。"
"長拳里除了用手,也有非常多用腿的技法,而姬夫子的拳雖然有長拳技法,但出腿很謹慎。"
尹浩說著說著,感覺自己有些偏題,于是停了一下。剛想重回正題,沒想到武光開口問道"尹師兄,韓師兄之前跟我說,'短打就是貼身格斗,長拳就是放遠擊人'這種說法是有疏忽的,這是什么意思"
"啊哦,是這樣的。"尹浩回答道"短打是手法助身法,長拳是身法助手法。"
武光聽了疑惑不解,尹浩也覺得解釋得費力,于是他對另一個學生說"拿棍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