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孫家喜宴之后,張素華與尤貞兒一回黃家,就到老夫人這兒來“負荊請罪”,是以老夫人早就知道了昨日在孫家發(fā)生的事。
黃妙云看到老夫人興師問罪的目光,早就猜到會有今天這一茬,因為她打小和老夫人就不親近。一則,老夫人一貫喜歡尤貞兒這種端莊的模樣,對黃妙云嫵媚可人的長相就是不喜,二則不喜她的嬌氣。
最要緊的是,黃妙云和老夫人并無血緣關系。
黃妙云的父親并不是老夫人的親生兒子,而是黃家的姨奶奶所出的庶出子。
黃家老太爺英年早逝,子嗣單薄,一生只有三個孩子,嫡長子黃懷仁是老夫人所生,庶次子便是黃妙云的父親黃懷陽,乃姨娘所出,還有一個庶出的女兒就是嫁給忠勇侯府庶出的一房黃宜倩,也是已逝的姨娘所出。
懷仁和懷陽兄弟二人只差一歲不到,兩人雖然嫡庶有別,但老夫人教得好,黃懷仁作為嫡出子,不僅儒雅耿介,待庶出弟弟黃懷陽也很寬和友愛。
兄弟兩人小時候,雖然分別是在老夫人和姨娘的膝下長大,但讀書的時候卻在一起相處頗多,日日同進同出,感情甚篤。
黃懷陽十四歲,和哥哥一起和同窗們上山參加文學集會的時候,在山上腳滑摔了一跤,做哥哥的下意識便救了弟弟,結果哥哥跌落山崖,摔死了,且死得慘烈。
幸好這件事有黃懷仁和黃懷陽的同窗作證,黃懷陽作為庶子,才沒受到牽連。
老夫人親自辦完了兒子的身后事,便聽從黃家族人的要求,將庶子記在自己名下,做嫡子教養(yǎng),供他讀書,替他議親娶妻,同時老夫人將庶女也記在了名下,做嫡女教養(yǎng),給她謀了門好親事。
這一對庶出兄妹,都得了令人艷羨的好前途。
獨獨黃懷仁死了多年,也漸漸無人提起。
自此以后,老夫人膝下便再無親生血脈。
從血緣關系上來講,老夫人自然同親侄女張素華要更親近一些。
且當初黃懷仁死的時候,張素華已經(jīng)在和他議親,人沒了,親事只能作罷,多年后,張素華喪偶回京,投奔黃家,老夫人一生就剩下侄女這點血脈,又掛念著當年嫡子和侄女議親的情分,便厚待張素華母女。
黃懷陽到底對死去的兄長內(nèi)疚,也不介意黃府多養(yǎng)兩個人,何況這兩個人,很得老夫人歡喜,又能在老夫人膝下盡孝,他就更沒有置喙的資格。
張素華母女,便在黃家住到了現(xiàn)在,從身無分文,一路到如今綾羅綢緞披身。
老夫人待張素華和尤貞兒比黃懷陽還親近,實乃意料之中,黃家人也沒有去爭這個的。
黃妙云對老夫人感情不深厚,也從來不計較此事。只是她沒想到老夫人這般偏疼尤貞兒,前世尤貞兒竟然和她母親一起害了黃家不說,連老夫人也不放過,還卷走了老夫人的錢財。
她乖巧地坐在椅子上,迎著老夫人不善的目光,不出聲兒不出氣兒的,像個瓷娃娃。
老夫人也不啰嗦,先語氣疏離地打發(fā)走了黃懷陽,又準備打發(fā)敬文敬言兄弟兩個離開。但是老夫人視線落在黃敬文身上的時候,臉上笑意溫暖,還囑咐道:“初春易燥,你們姑母叫廚房煮了百合湯,記得要喝。”
黃敬文和黃敬言深揖下去,謝過了老夫人和張素華。
老夫人點點頭,兄弟兩人才離開。
黃敬文的背影徹底消失后,老夫人才從他身上收回目光。
黃府老夫人第三疼的人,就是嫡長孫黃敬文,原因不外乎黃敬文的性子有些像她死去的兒子,謙遜文氣,就連模樣,也有三五分像。
黃家的人該走的都走了,老夫人單單兒地留下了黃妙云,她面容淡淡地同黃妙云道:“昨日在孫家的事,我都知道了。妙云,你表姑母和咱們是一家人,她失了顏面,即是黃家丟了臉面,你怎可如此魯莽”</p>
黃妙云起身回話道:“老夫人息怒,昨日事態(tài)緊急,眼見孫家老夫人要飲下毒茶,若我不及時阻止,她老人家當真出了個好歹,孫家和忠勇侯府,絕對不會放過黃家,若黃家無存,何談顏面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