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給傅老爺?shù)懒速R壽詞,自個先笑出聲:“我爹逼著我背的,生怕我一說多了,會給他丟人。”她把大衣脫給個跟來的丫鬟,身上的長裙款式和沈奚相似。
都是留洋回來的,和這里的小姐、姨太太們的審美相去甚遠。
也因此,她多看了沈奚一眼。
傅家上下都和她熟得很,人雖晚到了,可不見她有拘謹,也不把自己當成客人,反倒隨便得像是府里的小姐。老夫人喚她坐到身旁去,被她推拒了。
“我就在圍欄邊上好了,和六妹一起。”她倚到圍欄桿旁,坐在了傅侗文正背后。
人坐下來,像才注意到沈奚:“這是”
六小姐小聲說:“沈小姐,三哥……的人。”
辜幼薇默了會,笑說:“你好。我姓辜,辜幼薇。”
沈奚點頭,和氣地說:“你好。我姓沈,沈奚。”
“沈奚”辜幼薇不輕不重地將她名字念了兩遍,半晌,笑一笑說:“幸會。”
這話,意味深重。
沈奚不解。
辜幼薇一只手搭上傅侗文的椅背:“你見我,竟一句閑話都沒了嗎”
傅侗文望著戲臺,道:“這趟回來,又要留多久”
“長長久久,” 辜幼薇柔聲問,“可以嗎”
傅侗文避重就輕地說:“說幾句就不正經(jīng)了,還是老樣子。”
“你要我正經(jīng)嗎”辜幼薇為了避諱旁人,輕聲用英文說,“那可要說好,我說真話,你也不能再騙我,”她下巴輕放到自個的手背上,聲再低了幾分,“你這人假得很,對誰掏過真的心十幾歲這樣,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全是這樣。”
傅侗文倒像聽慣了,微笑著回:“是,我對誰都假得很。聽我說話,還不如聽戲。”
他的話是蜻蜓點水,掠過水面,不留余地,不與糾纏。
“可我喜歡你這樣,這才是你。”她又換回國文,像有意要說給在場人聽。
傅侗文搖頭笑笑,不再說話。
一唱一和才有趣,只她唱,無他應(yīng),辜幼薇也覺無趣,靜默下來。
六小姐見辜幼薇落了下風,笑著,在辜幼薇耳邊勸:“幼薇姐,你還不曉得嗎沒人能說過我三哥的。左右有人給你撐腰,不理他就好了。”
辜幼薇用手捋了捋短發(fā),低聲自嘲說:“我從沒想要辨過他。”
話中失落滿滿。
剛剛他們的對話,是中英文交雜,辜幼薇有避諱長輩的意思。
可對沈奚來說,英文不是障礙。在座的也僅有她都聽全了。
這個女人應(yīng)該就是在漫長光陰中,在傅侗文的前半生里有過分量的未婚妻。
過往從顧義仁、譚慶項口中聽到的片段都融在一處,盡是情意綿綿,還有在上海小樓里藏著的一捆書信,也是悱惻纏綿。
她雖沒拆開那些信,但摸著厚度,能猜到每封里都有至少十張信紙。
她在紐約也給傅侗文寄過信,那時,視他為恩人,措辭板正,也沒多的心思。
可他們不一樣,他們是相伴長大的,曾郎情妾意,也曾有婚約,信中自然是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
丫鬟給在座的人添水,傅侗文、沈奚和辜幼薇的茶杯都擺在同一個茶幾上。
幾縷茶煙里,沈奚和傅侗文幾乎同時要拿茶杯。
這樣巧。
兩人四目相對,傅侗文不露聲色地撥開她的手,將茶盞互換了。他喝她的茶,偏還調(diào)轉(zhuǎn)杯口的方向,專喝到她嘴唇含過的那一塊地方……
鏘鏘鏘的鼓鑼聲里――
傅侗文眼風掠過她,淡淡一笑。
沈奚心口一牽一牽地跳著,別過頭去。傅侗文本是想逗她高興,見這狀況,只好自嘲地笑了,一小口一小口地啜著熱茶。
從辜幼薇出現(xiàn),他早將前因后果琢磨清楚。
父子關(guān)系的緩和,和她脫不了關(guān)系,當年和辜幼薇訂婚就是兩家長輩竭力撮合。他沒反對,是想利用辜家在政府里的關(guān)系,打?qū)捵约壕葒穆贰?
尋常女子對他真情假意有幾分,他都能摸得透,更何況是這個昔日未婚妻。
因為訂婚目的不純,傅侗文對這個自幼相識的未婚妻始終心懷愧疚。辜幼薇的情,他無以為報,可她若不是逼著他拋家棄國,傅侗文至少能給她一個干凈的婚姻。
她去法蘭西的前夜,他在蒔花館里聽曲,晚了讓人收拾西廂房出來。
人還沒睡下,辜幼薇就闖了進去。她哭著抱上他,也顧不上自家名聲,恨不得在那夜、那樣的地方就都將自己交給他。傅侗文費盡力氣將她安撫了,喚譚慶項,想把她送走。
她也漸冷靜了,紅腫著雙眼,問譚慶項要了根煙。
在廂房的大床上,女孩子兩指夾了紙煙,當著譚慶項的面,對傅侗文說了幾句話:
她說傅侗文在風月場上胡鬧也就算了,反正京城里上下,從文豪到公子,就連辜家和傅家的少爺們,全都在妓院里有相好的女人。她愛得比傅侗文多,何談管制和要求可沒想到傅侗文竟還私下養(yǎng)了個小女孩。何等齷齪,何等無齒。
傅侗文沒想到,這事會讓她知道,事后才了解到大哥想毀了這樁婚事,讓傅侗文沒有辜家做靠山,佯裝失言,將花煙館里的事告訴了她。
辜幼薇也沒想到,自己用未婚妻的身份找到蒔花館,自薦枕席,都換不得傅侗文放下國內(nèi)的一切,包括那個養(yǎng)在花煙館的小女孩。
那夜的傅侗文,徹底將她的自尊碾個粉碎。
兩人不歡而散,再沒見過。
直到今夜。
那年是光緒三十一年,沈奚到京城的第二年。
沈奚被傅侗文救下的這樁事,是燒毀婚約的最后一把火。
為何辜幼薇又要回來
傅侗文明白是為了自己,可又怕真是為了自己。
臺下爆出喝彩。
傅侗文擱下了茶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