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定數字技術和聲學技術的研究人員后,許望秋、劉勝全很快啟程前往河北,到河北半導體研究所挖人。他們到河北半導體研究所倒不是為51聲道系統(tǒng)挖人,而是為未來作技術儲備。
在了河北半導體研究所,許望秋他們找到了一位叫趙秉志的研究員。許望秋沒有客套,開門見山地道“兩年前,你們發(fā)表了一篇文章三相三層多晶硅交疊柵結構d固體攝象器件,根據文章的內容顯示你們研制出了16萬像素的d,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趙秉志皺眉道“當然是真的。你們有什么事嗎”
許望秋笑著道“你好。我是中國電影進出口公司的,我叫許望秋。這位數字影音研究所所長劉勝全,是數字圖像技術方面的專家。東瀛已經搞出32萬像素的d,你們在搞出16萬像素的d后,有繼續(xù)研究32萬像素的d嗎”
趙秉志苦笑著搖頭“我們倒是想繼續(xù)研究,可上面認為我們的研究在短期內沒有太大的價值,而且國家砍科研經費砍得厲害。我們研究所的錢都用在重點項目上了,我們的d項目已經下馬,研究小組也已經解散了。”
許望秋心里微微嘆了口氣,我就知道會這樣。
最近幾年由于科研經費大幅削減,中科院以及其他的科研院所的很多研究工作都難以為繼。很多單位為了確定重點項目的研究能夠繼續(xù),就會砍掉不那么重要的項目。d在很多人眼中就屬于不那么重要的項目,d研究下馬一點都不奇怪。
作為穿越者許望秋清楚d的價值,隨著d技術發(fā)展,在十幾年后數字相機和數字攝影機會全面取代傳統(tǒng)照相機和攝影機,膠片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許望秋問道“在論文最后你們有一個結論,如果讓外圍驅動電路集成化,就可以使攝影機進一步小型化,制作出數字化的攝影機和照相機,能具體談談你的看法嗎”
趙秉志解釋道“1978年3月,索尼制造出了被人認為不可能的、在一片電路板上裝有11萬個元件的集成塊。到1981年,他們發(fā)布了第一臺數字相機,實現了d照相機的商品化。只是d成品率非常低,每100個里面才有一個合格的,生產線全開工運轉一周也只能生產一塊,數字相機還不可能大規(guī)模生產。不過我們認為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d生產的合格率會大幅度提升,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影機未來會獲得極大的發(fā)展。”
許望秋微微點頭“我們也是同樣的觀點,在未來數字攝影機和照相機會得到極大的發(fā)展,甚至會取代膠片。不知道你有沒有繼續(xù)研究d的打算,搞32萬像素的d”
趙秉志看了看許望秋,又看看劉勝全,覺得這兩個人肯定不會無緣無故找自己聊這些,心里隱隱騰起一絲期待“我倒是想,可是沒有經費啊。”
許望秋和劉勝全對視一眼,露出了笑容“這就是我們來找你的原因。我們正在籌建數字影音研究所,專門從事數字圖形和數字音頻研究。如果你能到我們研究所來,我們將經費,讓你們繼續(xù)研究d。不知道你愿意到我們研究所來嗎”
趙秉志頓時笑了“愿意當然愿意”
搞定趙秉志后,許望秋他們很快登上了前往魔都的飛機,到中科院魔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挖人。
中科院魔都光機所在1980年正式組建了光盤研究室,下設光學設計、機械設計、精密伺服、記錄材料和總體實驗等各課題組。兩年之后,他們搞出了我國第一臺光盤錄放裝置,成功地實現了用聚焦激光束在鍍有記錄膜的玻璃圓盤上刻錄和重放信息。
許望秋他們要搞的51聲道,是將聲音記錄在光盤上,通過聲畫分離的方式實現六聲道。光盤存儲是整個系統(tǒng)最核心的部分,光盤存儲搞不定,那51聲道就不可能成功。
到了魔都光機所,許望秋他們很快找到了光盤研究室的主任黃冠群。許望秋他們沒有直接要人,而是告訴黃冠群,他們準備搞51聲道系統(tǒng),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光盤技術,所以,希望跟光機所聯合研發(fā),經費由出口公司支付。
黃冠群聽到這話,是喜出望外。他們在一年多之前就搞出了光盤錄放裝置,卻沒有辦法將研究成果轉為技術商品,除了拿去評獎,只能束之高閣。現在出口公司找上門來,希望跟他們聯合開發(fā),將光盤技術轉化為高科技產品,他們自然是求之不得。
聊了一陣后,許望秋如無其事地道“我們出口公司的研究所,現在只有數字技術和音頻技術的研究員,沒有懂光盤技術的研究員。你們能不能支援我們兩個懂光盤技術的研究員這樣大家才能更好的溝通,齊心協力,把51聲道搞出來”
黃冠群覺得許望秋的話有道理,出口公司研究所擅長數字和聲音技術,不懂光盤技術;而光機所精通激光存儲技術,不懂數字和聲音,雙方聯合研發(fā),確實存在溝通和交流的問題,就道“我們研究室人也不多,但支援你們兩個還是不成問題的。”,,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 ,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