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城得知消息時, 正在翻看竹簡。
當(dāng)初只有半截的預(yù)言終于顯示全了:宣武二十四年, 與東羯戰(zhàn),初,戰(zhàn)事順;后遭掣肘, 遂誅郭氏, 殺監(jiān)軍;翌年,大敗東羯。
輕城心頭一塊大石落下,露出笑容:那就好, 她就知道, 她的蠻奴不會有事。
阿卞走進(jìn)來, 行禮道:"公主,消息已經(jīng)傳出去了,不出十天,就能到西北。只要殿下一回營就能收到消息。"
輕城"嗯"了聲, 卻也沒有指望趙璽能及時收到。他深入羯地,還不知多久才會回營。可整件事她并不打算瞞他,在信中原原本本講了夏淑妃揭露姜羨魚身世的經(jīng)過, 以及趙昶要她出家,試圖娶她的事。
他是她的丈夫,有權(quán)知道一切, 而不是從別人那里獲知一鱗半爪,胡亂猜疑。
阿卞欲言又止。
輕城驚訝:"有什么話不能直說?"
阿卞道:"淑太妃歿了。"
輕城微怔:從鄒元善問她要不要為夏淑妃求情, 她拒絕后,其實她已經(jīng)多多少少猜到了夏淑妃的結(jié)局不會太好, 卻沒想到會這么快。
她問:"怎么歿的?"
阿卞道:"說是自愿為先帝殉葬。"
輕城沉默了:夏淑妃的性子,怎么可能自愿殉葬?這其中還不知有多少齷齪和血腥。可她并不同情夏淑妃。歸根到底,這一切都是她這位姨母咎由自取。她和夏淑妃之間就算曾有過幾分微薄的母女之情,也在對方一次又一次的作死中消耗殆盡了。
阿卞退了出去,布谷端了一碗銀耳蓮子紅棗羹走進(jìn)來,柔聲道:"公主,您嘗嘗這回做的合不合口味?"
說來奇怪,最近諸事不斷,輕城的胃口反而好得驚人,除了正餐之外,時不時要用點心,口味也變得捉摸不透起來。就像銀耳蓮子紅棗羹,她從前是不大愛吃的,剛剛卻忽然饞了起來,偏偏廚房做了,她又嫌太甜,嘗了一口就發(fā)回去重做。
輕城接過抿了一口,勉強(qiáng)點了點頭。
布谷猶猶豫豫地開口道:"公主,您這回的小日子似乎遲了不少日子了吧?"
輕城動作頓住:她的月事向來很準(zhǔn),一般都在月初。可十一月初時,她還在趕路,只以為是累到了才推遲,并沒有在意,但如今都快十一月底了。
布谷道:"奴婢讓長史派人去請?zhí)t(yī)。"
"等一等,"輕城叫住她,"不能請?zhí)t(yī)。"
布谷不解。
輕城沒有多解釋,只肅然道:"你悄悄地請一個醫(yī)館的大夫回來,不要泄露我的身份。"若真的上天垂憐,她有了趙璽的孩子,請了太醫(yī)來看,消息就瞞不住了。到時候,還不知道趙昶會做出什么事,她不能冒險。
等到布谷將大夫送走,輕城在身邊人的恭賀聲中且喜且憂:喜的是,她當(dāng)真有了趙璽的孩子,這個她和他期盼已久的孩子;憂的是,這個孩子這個時候來,注定命運多舛。可不管如何,作為母親,她不惜代價也要保住他。
她愿意為救姜家竭盡全力,可前提是,不能傷到她的孩子。
十二月初七,臘八前夕,宣武帝梓宮發(fā)引,在嗣皇帝,王公貴族,滿朝文武浩浩蕩蕩的護(hù)送下,正式葬入東郊皇陵。
淑太妃自愿殉葬,新帝嘉賞,追封她為淑慧皇貴妃,陪葬皇陵。其子姜羨魚正式登入皇家玉碟,易名為趙羨。新帝又以皇貴妃忠貞為由,加恩封趙羨為安王,也算是對夏淑妃助他的補(bǔ)償。
姜氏一門卻以欺君之罪,被下了大理寺大獄待審。
趙羨在靈前大哭一場,也不知是為誰而哭。可之后,他卻再也沒有提起過夏淑妃。
從皇陵回來,天上便下起了鵝毛大雪,又逢國喪,街上辦年貨的人都少了許多。第二日正是休沐,英王府外忽然來了一頂不起眼的青帷小轎。角門處早有人等著,將小轎引入。
進(jìn)了英王府,英王的貼身長隨魚甲親自過來接人,恭敬地道:"公主,請隨小的來。"
鷓鴣先從轎中探出身來,隨即小心翼翼地扶了輕城出來。
輕城披一件灰鼠皮銀白緞面的斗篷,整張臉都裹在風(fēng)帽中,擋住了容顏,唯有一對漂亮的桃花眼露在外面,瀲滟生姿,盈盈動人。
魚甲看了一眼便不敢看了,沉默地在前面引路。
英王在書房等她,看到她神情復(fù)雜,終究只是壓抑著說了一句:"我還以為你不會來找我。"昨日在皇陵接到她的傳信說有事相求,他差點以為聽錯了,沒想到今天果真等來了她。
輕城也曾以為,因為前世的經(jīng)歷,自己永遠(yuǎn)不會來找他求助。可為了她的孩子,她又有什么不能做的?
她襝衽為禮:"皇叔昔日曾給我一個扳指,說可以向皇叔換取一個條件。"從懷中取出一個碧色的扳指,雙手呈上。
英王接過扳指,目光晦澀,久遠(yuǎn)的記憶泛上心頭:那時他為了蠻奴的學(xué)業(yè)頭痛不已,將督促蠻奴的重任交給了當(dāng)時才十四歲的她,并因此將扳指作為信物給了她,允她一個條件。卻不曾想,竟是促成了她和蠻奴的緣分。
時隔五年,他再一次見到這枚扳指,她已是蠻奴的妻子,想要他兌現(xiàn)曾經(jīng)的承諾。可她知不知道,即使沒有扳指,無論她要他做什么,他都會竭盡全力去做到?
"皇叔?"輕城見他遲遲不開口,有些不安,總覺得英王的情緒似乎不對勁,他總不會不承認(rèn)吧?可他應(yīng)該不是那種人。
英王回過神來,將扳指攥入手心,沉沉開口道:"榮恩要我做什么,但說無妨。"
輕城問:"什么都可以求嗎?"
英王頷首。
輕城道:"若助我,便會犯下欺君殺頭之罪,皇叔也愿意?"
英王目光驟然銳利:"陛下為難你了?"
從英王府回來,輕城心中安定許多,命人遞上早就預(yù)備好的奏折,自請出家,為父母贖罪,并為大魏江山、為西北戰(zhàn)事祈福。趙羨知道后大驚,也上了折子,愿代楚國公夫婦承擔(dān)罪責(zé)。
趙昶駁了趙羨,又假意勸說輕城兩次,做足姿態(tài)后,便正式同意了兩人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