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在統(tǒng)一六國后, 曾經(jīng)下過一道招賢令,意思是讓各地郡守舉薦所在地的優(yōu)秀人材。
但這收效初時并不好。
舉薦人材是一種重大投資, 舉薦人是要負連帶責任的,就比如三十年前的秦國國相范雎舉薦了當年救他于危難的門衛(wèi)當將軍,結(jié)果門衛(wèi)投敵,范雎就這樣丟官去職, 老死故地。
這兩年微微好了些,但也是小貓兩三只, 大家都很謹慎。
所以秦王收到蜀地郡守上書, 說有異國大賢仰慕秦國, 萬里而至,只為向秦王稱臣時,非常有成就感。
他甚至還給嚴子看了這奏書, 覺得自己威加四海,存定四極。
嚴子對此露出了贊同的微笑, 并沒有一點提醒的意思。
蜀郡守沒有什么地理概念, 只說賢人來自嶺南, 智慧無雙, 而是什么智慧,卻沒有細說。
所以,秦王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 帶著阿江,招見了南方異族的賢士“居羅”。
那日,天朗日清, 一身青色袈裟的佛子逆光而來,那溫柔的日光,仿佛為他身披星辰,降下蓮花。
樸素的錫杖持在手間,卻只讓他更加清圣高華,俊美無端的容顏上以白紗遮眼,唇角若有若無的微笑對著秦王方向,恭敬地按秦朝禮儀,向他行了朝敬之禮。
然而,如此恭敬的賢人,卻未能得這大秦帝王應有的免禮之言。
秦王的神色陰鷙深沉,與他“對視”之時,仿佛光暗兩端。
嚴江的淡定地露出驚喜之色,捅了捅秦王“陛下”
這時,原本恭敬的佛子也聽見了這輕微的提醒之語,一時間,他唇角微笑自然綻放,勝過萬千繁花。
當然,也讓秦王神色更加陰鷙。
在三百年前的喜馬拉雅山山南麓,一位王子苦思著帶領(lǐng)眾生脫離苦難的方法,他在樹下悟通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真諦,更想出了脫離苦樂的方法,意圖讓苦難中的人民到達安寧幸福與智慧的彼岸。
佛教從此誕生,并且在印度教的壓迫下頑強生長佛教的眾生平等之論,簡直是明著在打在印度教的“人天生分為四個階級”的種姓論臉上。
但是佛教在三百年后遇到了可以與他彼此成就的大人物,阿育王。
這位前半生將印度殺得血流成河的王者一統(tǒng)了整個印度,并且他試圖用佛教一統(tǒng)印度的思想,為此,他不僅僅修了84000座佛骨舍利塔,還把自己長子派去斯里蘭卡傳教,選擇他那位生于“起八萬四千塔之日”的次子為繼承人。
當年嚴江來到印度時,正逢阿育王晚上信奉佛教,大傳佛法之時。
那時嚴江遇到了被陷害失去雙目,性命垂危的具那羅王子,本來還不想拿自己的壓箱藥來救,誰知道陛下看上了人家的烏茲鋼,這位霸道的貓頭贏搶了就不愿還了,飛在空中就是不落下來。
嚴江那時寵幸愛鳥無度,于是將最后一只過期的抗生素給王子用上,治好王子也讓陛下得到了將來的“王負劍”材料來源。
雙方都很滿意。
但嚴江后來對具那羅好感與日俱曾這是一位溫和善良到極致的美麗青年,在被后媽陷害失去雙目后,心靈反而越加純凈,看破世情,無心王位,只想將如兄長一般,將佛法傳遞到更廣闊的世界。
于是兩人相處地越加如沐春風,當然,也激發(fā)了陛下巨量的不滿。
陛下險些因此和嚴江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