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步內,僅有大將于榮、晁衍和方奪一動不動。沈策少年時結識的十七將,十三人戰(zhàn)死,一人叛變,到今晚僅剩下三個。
于榮再受不了沈策承受如此羞辱,怒吼一聲,孤身沖到數(shù)十人當中,劍尖指向虞將軍,喘著粗氣,紅著眼怒斥:“若十七將俱在,若我哥哥還在……這天下有誰敢辱郡王半分!”于榮自幼嘴拙,不擅與人爭辯,嘶吼同時淚如雨下,“沈家軍……是我們十七人、十七人和郡王……帶著兩千人,打出來的!那時,還沒你……”
于榮劍揮向一旁:“沒有你!也沒有你!”
他只恨荊州城一戰(zhàn),恨那道封王圣旨,把最忠心的將軍們都害死了。還有一萬七鐵騎,沈策最精銳的兵卒,從不懼生死的好兒郎們,都死在了荊州……
沈策眼中熱意上涌,欲出聲阻止。
“郡王,”晁衍先聲奪人,“你讓我們說完,說完才痛快!我們不怕死,就怕活得不痛快!”
晁衍言罷,怒視第一個扔掉頭盔的男人:“郡王面見太子,求的旨意就是嘉獎全軍!唯恐今日宮變,禍及諸位!你們——”他也哽住喉……眼眶發(fā)濕,厲聲高喊:“荊州城活下來的!有誰在?”
虞將軍等人為了設計奪權,早命人鎖了宮門,宮門外等候的二十萬軍被擋在外。在宮門內留了幾千人。荊州一戰(zhàn)活下來的除了沈策和三將,都是兵卒,其后晉升最高的到了六品。他們無法擠在階品高的這批人里,遠遠在臺階下候著,聽晁衍一喊,二話不說提刀圍攏上來。
“順陽一戰(zhàn),活下來的!”
“魯陽關!洛州!夜城一戰(zhàn)活著的!”
……
一次次戰(zhàn)役活下來的老人,從四面八方一個個出現(xiàn)。慢慢地,沈策身旁匯聚了三百多人,和余下的七千人對峙。
“吾乃潁川晁氏之后,漢時祖上即任御史大夫,”晁衍倨傲看虞將軍,“今日愿奉柴桑沈策為王,愿以命為他殺出一條生路。”
“蔡郡于氏。”于榮退回到晁衍身旁。
“瀛洲賀氏。”
“玄柔趙氏。”
……
他被這些自報家門的人觸動,想到曾經最意氣風發(fā)時。曾經的江面,上百戰(zhàn)船浮動,十七將同他一起,興致勃勃討論著西伐,晁衍、于榮、于華、方奪……都是如此斗志激昂,報姓氏家門,立軍令狀……
沈策再按住晁衍的刀背,晁衍雖是悍將,但沈策的天生神力無人能及。晁衍舉不起手中刀,知道沈策是要自己收聲,他臉色轉白,低聲懇求:“求郡王成全末將!”
他沉聲道:“你是將,當知其中利害。”
晁衍面對沈策,像個初出茅廬的少年,淚倏然滾落:“末將……”
“收刀。”
晁衍拼命搖頭,死不從命。
沈策輕搖頭,讓晁衍勿要妄動。
“沈家軍軍規(guī),主帥身死,由副帥掌軍令。沈策——”他在刺目銀光里,轉而看向前方,“雙目已難視物,無法為將,與死并無差別,”他從懷中掏出兵符,遞到晁衍眼前,“自今日起,沈家軍交由晁衍代掌。”
“從此,柴桑再無沈策,南境再無江臨王。”
四下極靜。
虞將軍等人做好了全部安排,唯獨沒料到沈策會直接放棄軍權,什么都不要。想象中的一場血戰(zhàn)突然化為烏有,像拳頭打在棉花上,兵變的人都互相望著,沒了主意。
沈策向前走了兩步,到虞將軍面前。
他多年威望積壓,非一時能散,人一靠近,虞將軍心跳得急了,握緊刀柄。
他目下無塵,并不理會虞將軍等人,抱著昭昭,走向銀光閃耀的亮處。頭盔都扔在了臺階上,反射出的光,反而能讓他看清一些前路。
晁衍和于榮沉默在兩側護衛(wèi),踢掉成堆的頭盔,以刀劍為沈策開了一條路。數(shù)千人的包圍圈,意外被被沈策身旁的三百多人撕開。
沈策在晁衍幫助下,走下最后一節(jié)臺階。身后太子匆匆追出,以儲君之尊對沈策的背影深深一揖,高聲道:“柴桑沈策,永為名門之后。孤代南境,送郡王。”
他不答,向宮門而去。
他看不清萬物,卻清楚看到一個少年,身穿鎧甲,手握頭盔,腰上懸著昭也刀,下軺車,入宮門,和自己錯身而過,迎著日光步入大司馬門……
那日,宮門為他而開,百官為他而賀,昭昭還在武陵郡等他。短短數(shù)載,萬事成灰。
他抱昭昭上馬,自己也翻身而上。
晁衍不肯放行,拉住沈策的韁繩,哽咽著問:“郡王要去何處?”